第6章 客商“座上宾”

“这应该不可能啊。”

“是啊,我也觉得不可能,简直是不可思议。就反复问秘书,秘书稍稍平静下来,肯定地对我说,千真万确。”

“这是唱的哪一曲啊?”我问。

“连我自己都弄糊涂了,忙问谁抓的,秘书说是县公安局,我让秘书赶紧跟公安局长文胜天打电话,要他一刻不要耽误地到我这里来。”

“情况怎么样?”

“文局长跑来后,我没好气地问:‘你好大的胆子,这么大的事怎么不跟县委打个招呼,就随随便便地抓人?’”

“文局长怎么说?”

“文局长一头雾水、一脸茫然地望着我,问怎么啦。我正在气头上,就很严厉地说,你还有脸来问我,你这个局长是怎么当的?文局长仍是一脸的茫然,他对我说,您能不能说清楚一点,究竟怎么啦?”

“文局长问得对,情况不明,你不能这么说他啊。”

“是啊,我觉得有些过火,就尽量平静下来,和缓地问文局长,你知道那个德国来的克思曼先生吗?文局长回答说,知道啊,就是来我们县搞开发,市县都把他当爷供着的那位洋大人,他不是今天要到市里去签协议吗?我又来了气,说知道怎么抓他?文局长说,别吓我了,就是借我一百个脑袋也不敢啊。”

“这么说,文局长他们是无辜的?”

“无辜个屁,我问文局长,这么说,人不是你们抓的?文局长回答说,绝对不是,我们公安局是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的,起码的政治觉悟是有的,我们怎么能干这事?再说了,如果要抓一个外国人,起码要请示县委和市公安局,我们哪有那么大的胆量啊。”

“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你别着急,听我慢慢说。慌什么,好戏还在后头呢。”二任书记苦笑一声。

{}无弹窗二任县委书记继续说:“在月光县横龙山山洼,有一股清泉一年四季不断涌出。一小队德国考察小组碰巧路过山洼,碰巧口渴,用手捧起一喝,发觉清洌甘甜,又了解到山洼周边的村民很长寿,便将此水带回国化验,发觉此水含多种矿物质,常饮有返老还童、延年益寿之功效。经钻探分析,泉水储量丰富。办事挺认真的德国人就想开发此泉水,并以此泉水为母水,开发各种功能饮品。”

“这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啊。”

“是啊,我大喜,不仅热情接待了以克思曼先生为首的德国客人,还指示有关部门全力配合,务必促成此事。并将此项目列为县里重点项目,实行重点项目跟踪服务责任制,由我负总责。”

“情况怎么样?”

“在翻译的帮助下,我们进行了几番交谈。我发觉我跟克思曼先生挺谈得来,我喜欢跟办事刻板、说话办事认真、认死理的克思曼先生打交道。”

“你们签了投资协议吗?”

“签协议要谈判,但谈判很艰难。开始,克思曼先生想先投资5亿元人民币,买下50年的泉水开采权,成立独资企业进行开发,并要求县里投资修建山洼连接国道30多公里的道路。”

“据我初步了解,县里穷得叮当响,哪有钱修路呢?”

“县里的确没钱,县委、县政府研究了这个问题,对于卖开采权,周围乡村及村民都赞成,水在那里流也是白流,不如卖点钱,大多数县委常委、政府县长们包括县长马志都赞成。但对于修路,大家面面相觑,心里很虚,县里实在拿不出这笔钱。”

“你打算怎么办?”

“我做事有个原则,除了考虑我这一任外,还要考虑下一任,考虑将来,尽量不投一时之利而留下后遗症,让后人骂娘。说大一点,就是要为子孙后代着想,要有历史责任感。对于引进德国人开发泉水一事,我有自己的想法。若出让开采权,可暂时有些钱,可这钱是死钱,用完了又怎么办呢?道路肯定是要修的,不修路这个项目就谈不下来。可谁出钱呢?贷款修路,收费还贷,可这路除了沿途村民使用外,就是克思曼先生将来的公司和客户,向前者收费,村民连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拿什么出?向后者收费,影响投资环境,明显给德国人设置障碍。争取上面拨款,可这又不是国道,上头能出吗?即便上头有心出力,估计也是蜻蜓点水,解决不了什么问题。看来,只有打克思曼先生的‘主意’了。”

“克思曼先生能上你的‘钩’吗?”

“在陪克思曼先生钓鱼、吃月光特产时,在陪他在山山水水中闲逛时,我时不时谈了双方如何合作的问题。政府投资修路,成立独资公司这两条他坚决不让步。我还是笑着建议克思曼先生成立合资公司,我方以泉水资源入股,占40的股份,克思曼先生投资5亿元人民币,占60的股份,注册资金还是5亿元,把节省下来的2亿元用于修路。”

“克思曼先生同意吗?”

“对于资源入股、成立合资公司他经过反复盘算、权衡,还是同意了。但最多只答应泉水资源占20的股份,我认为太少,坚决不干,最后谈来谈去,克思曼先生同意按中国的吉祥数字2888入股,作价1444亿元,这样,合资公司的注册资本为5亿元,克思曼先生占7112的股份,实际出资3556亿元,处于绝对控股地位。我想,只要公司正常运转起来,我们分红的收益就会源源不断,这比单纯的卖水资源强多了。再说了,要单独把水资源卖一个多亿,克思曼先生肯定不会答应。比较来比较去,我觉得这的确是个不错的协议。”

“万事开头难,旗开得胜啊。”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