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觉得下午,我跟你们讲的桥梁建设情况,讲得怎么样?”
“马马虎虎。”
“马马虎虎?您怎么总是这么敷衍我啊?”
“那换一个词,说的过去吧。”
“那我带你们参观建桥工地时,介绍得怎么样?”
“还行吧。”
“那我泡的茶怎么样?”
“好喝。”我说。
“谢谢夸奖!”应老师说。
“我没夸奖你啊。”
“您说好喝,不是夸奖吗?”
“我夸奖的是茶本身好喝,不是因为你泡的好喝。”
“您又小瞧我的茶艺,我可以自豪地告诉您。如果不是我展示的茶艺,茶绝对没这么好喝。”
“这么说,随便在地摊上买点茶叶,你就可以展示茶艺,泡出我们下午喝的茶的味道来?”
“我不跟您抬杠了。我问您,您觉得我对茶的介绍怎么样?”
“一般般。”
“您的意思是不怎么样?”应老师问。
“我的意思是说,不要死记硬背那些东西,要把那些茶的知识,融会贯通后,通过你自己的语言说出来。”
“跟您聊了这么多次,就这些话,说的实在。”
“你的意思是说,以前聊的都不实在?”
“算我说绝对了行不行?我不跟您较真了。”
“哦。”
“我问您,唱歌比赛的奖金,您分了多少啊?”
“毛毛细雨,不好意思说,你分了多少啊?”我问。
“两千元。”应老师说。
“怎么分了这么多啊?”
“我们是冠军啊,得了四千元。企业家们都不要,把奖金跟我和海水集团的郑樱分了。”应老师说。
“好幸福啊,得这么多奖金。”我说。
“那您得多少呢?”
“不是说了吗?不值一提,不好意思说。”我真的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说说吧,辛辛苦苦忙一场,总不能一分钱都没有吧。”
“不好意思,我分了七十元。”
“这么一点啊?”
“我们人多,又是最后一名,奖金少,只能分这么多了。”
“嘿嘿。”
“你笑什么?”我问。
“没笑什么。您猜猜,我打算用这奖金干什么?”
“攒着啊,攒着办嫁妆啊。”
“您怎么总是想把我打发出去啊?”
“不是你说的吗?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女大当嫁啊。”
“您猜的不对,再猜猜。”
“深更半夜的,我不想动脑筋了,你说吧。”
“那我真说了啊?”
“你说吧,我听着呢。”我说。
“给我的救命恩人买水果吃,熬汤喝啊。”应老师说。
“打住,打住,还是留着你自己办嫁妆吧。”我说。
洗浴完毕,刚坐在床上,用手机浏览新闻。新凌河大桥形象代言人、县一中英语教师应姗红的微信就来了。
“您在干什么?”应老师问。
“看新闻啊。”我说。
“我能不能跟您提点意见啊?”
“你提吧,我虚心接受。”
“我对您有意见。”应老师说。
“我没招惹你,你对我有什么意见啊?”
“您晚上为什么不听我唱歌啊?”
“我不是一直在现场,给每个唱歌的人鼓掌吗?”
“可您没听我唱歌啊,我唱歌的时候,您不在现场,您出去了。”
“我出去了吗?”
“我看您出去的,您是不是觉得我歌唱的不好,不好听才出去的啊?”应老师说。
“你说什么啊,你说的事,我不记得了。”
“那邱镇长唱歌的时候,您怎么记得回来啊?”
“对,我想起了了,你唱歌的时候,我好像是出去接电话了。”我说,我想起了焦作斌、黎西煌两个矿老板从看守所脱逃的事,心里涌起了一种无名的怒火。我一定要从严治警,严惩看守所的那些人。我要让他们为协助矿老板脱逃付出代价,付出沉重的代价。
“一说起邱镇长,您就想起来了。是不是觉得她是镇长,是领导,她唱的歌好听,应该听。我是平头百姓,我唱的歌不好听,可听可不听啊?听不听无所谓啊?”
“小小年纪,怎么这么多不着边际的想法啊?”
“我不小了,已经到谈婚论嫁的年龄了。”
“那你赶紧找人,把自己打发出去啊。”
“不是在等您介绍吗?”
“别指望我,我靠不住。你还是自己找吧。”
“我就要指望您,就指望您跟我找,我就觉得您信得过,靠得住。”
“我再说一遍,你别指望我。你好好去找人,别误了自己的终身大事。”我说。
“我就指望您,就信得过您。”应老师说。
“你再这么‘胡搅蛮缠’,我就关机了。”
“您别关机。对了,我看见您从外面进来的时候,尽快您表现得很镇定,很平静,但给我的感觉,有些怒气冲冲,或者说心事重重。反正给我的感觉不对劲,我们县出什么事了?”应老师问。
“没有啊。”
“真没有?”
“真的没有。”我说。
“您就继续说谎话吧。”应老师说。
“没有什么事,如果出了什么事,我能学你,跟他们献唱吗?我能那么嘹亮地唱出《我们不一样》吗?我能充满激情地说出‘这片天,你我一起撑起。更努力,只为了我们想要的明天’吗?”
“好吧,我不问您了。问您您也不会告诉我,即便您告诉了我,我也不能跟您分忧。刚才是对您有意见。现在,我要对您说声谢谢了。”
“我又没做什么事,你谢我什么?”
“谢谢您昨天晚上,请曾县长跟我打电话,让我当评委啊。跟那些知名的企业家们一起平起平坐,当评委,您这是明显地高抬我啊。您的这份情,我领了。”
“什么高抬啊,我们是实在找不到人,拉你来凑数的。”
“凑数就凑数吧。”
“知道自己是凑数就好。”我说。
“您觉得我当评委怎么样?”应老师问。
“不怎么样。”
“什么不怎么样啊?”
“如果不是你当评委,说不定我们可以拿第一。你当评委后,我们只能屈居第二了。”
“当评委,也要讲评委的职业道德啊,也得讲公平公正公开啊。”
“你的觉悟还可以啊。”
“您对我总是高标准,严要求,难得听您一次表扬啊。”
“你已经是网络名人了,我哪敢对你高标准严要求啊。不过,我还是要提醒你一下,不是你跟那些知名的企业家们一起平起平坐,而是那些知名的企业家们跟你一起平起平坐。”我说。
“您说的是什么意思啊?”应老师问。
“你不是人民教师吗?这你都听不出来?你是怎么在教书育人的,是不是在误人子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