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刚,找我有什么事?”卢市长问。
“没什么事,我听说,那个埋葬了您的初恋的仇人,那个煤老板黎毅彪死了。他唯一的儿子,矿老板黎西煌也死了。”我说。
“我知道了。”卢市长说。
“市长有什么想法啊?”我问。
“有什么想法?他们这是活该,这是咎由自取。”卢市长说。
“的确是这样,他们是罪有应得。”我说。
“你说的对,黎毅彪对我来说,有‘国恨家仇’。你说的建议,对黎毅彪采取行动,于国是为民除害,于己是消除心头之恨。我完全听进去了。”卢市长说。
“我从你们那里回来后,就开始梳理黎毅彪的事。我查了,黎毅彪的确住在市明镜湖高档、单体别墅,那不是传说中的富人区,那里是实打实的富人区。”卢市长说。
“我一直在想,黎毅彪一个煤老板,怎么会跑到我们市里来呢?我们这里又不是煤炭主产区?我参考了你说的两个主要途径。”卢市长说。
“我清楚地记得,你说的第一个途径是,黎毅彪自己找来的。第二个途径是被一些重量级官员,或者头面人物邀请来的。”卢市长说。
“我顺着你说的两个途径查,先查了第一个途径。我动用了在中央党校、省委党校学习认识的人,在平时工作中认识的一些人,还有一些熟人朋友,了解了一下。从多种途径相互印证,我的结论是,黎毅彪不是自己找来的。”卢市长说。
“市长办事很认真啊。”我说。
“我开始查第二个途径,还是按照你的建议。我先通过工商部门,查了一下黎毅彪的公司,是什么时候在我们市注册的。再通过组织部门、党史部门、档案部门查了一下,在这个注册时间段,市里是哪些领导负责矿产资源的开发。”卢市长说。
“你说的很对,明镜湖那么好的地方,一般是不能随便建别墅的。我通过建设部门、规划部门、房产部门查了一下当时的资料。我想弄清楚,明镜湖别墅区是谁批准建设的?”卢市长说。
“有收获吗?”我问。
“通过比对,再通过综合分析,我得出了一个大概的结论。”卢市长说。
“什么结论啊?”我问。
“我不知道,但我有这一种直觉。”我说。
“如果按你所说是他杀,是杀人灭口,那是什么人要把他们置于死地呢?是什么人要让他们永远闭嘴呢?”市政法委副书记、公安局局长姚年问。
“我不知道,我只是猜测,证据需要你们拿。”
“你继续跟我们分析一下,推理一下吧。”
“我没有具体的人员名单,但我猜测,应该是两种人。”
“哪两种人啊?”姚局长问。
“一是官员,就是过去得到了他们不少好处的官员。他们担心黎西煌在东躲西藏中,总有一天会被抓住,总有一天会说出真相,让他们身败名裂。”
“为什么是这些官员呢?”
“他们有灭口的动机和能力啊。他们有能力实施犯罪,有能力杀人灭口啊。更加可怕的是,他们还有能力不露痕迹,毁灭证据。”
“还有一种人呢?”姚局长问。
“不是官员,不是体制内的人,但能对某些事情施加巨大影响力的人。”
“这些人有什么动机和能力呢?”姚局长问。
“你这是明知故问啊。”我说。
“我不是明知故问,我需要你参考性的建议。”姚局长说。
“这些人也知道黎西煌知道很多内幕,也担心黎西煌被抓后,把他们的事供出来。他们知道黎西煌处于一种危险的境地中,为了防止发生意外,他们抢先下了手。”我说。
“他们杀人灭口,不怕暴露自己吗?”
“他们觉得有把握做到滴水不漏啊,他们觉得自己能控制局面啊。”我说。
“不愧是搞政策研究的,很会分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