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孽情玉米地(三)

“如果那个男孩子一直对她好,她打算跟那个男孩子交朋友,确定恋爱关系,如果那个男孩子将来愿意娶她,她就嫁给那个男孩子。”王主任说。

“马志用手搓揉着高飞飞的胸脯问高飞飞,高飞飞是想那个男孩子,还是想他?高飞飞就说,当然是想马志了,人都是马志了,怎么会不想呢?她每天在这里,不是一直眼巴巴地盼望着马志来吗?”王主任说。

“马志问高飞飞,知不知道自己的情况?高飞飞说,当然知道啊。马志是乡长,是乡里的大干部,好干部,是结了婚的好男人,她很感谢马志来帮她干活,她不会找马志的麻烦,影响马志的工作和家庭。等把玉米收获完后,她就回深圳去找那个男孩子。”王主任说。

“高飞飞一番话,说得马志心花怒放。他情不自禁地抱着高飞飞亲起来,高飞飞也很配合马志,把马志抱得紧紧的,任凭马志胡乱地亲这里,亲那里。亲到浓处,马志把高飞飞按倒在玉米地里,又运动起来。”王主任说。

“运动结束后,两人又开始掰起玉米来。高飞飞说,她这几天都会玉米地里,如果马志想她,就来这里找她,不想就算了,她也不会怨马志。高飞飞说的话,让马志听的心里热乎乎的、暖融融的。”王主任说。

“别看他们说说笑笑掰玉米,你别小看掰玉米,掰玉米很有讲究呢?”王主任说。

“怎么讲究啊?”我问。

“必须正确掌握玉米的最佳收获期,这是增加粒重,减少损失,提高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生产环节。玉米适时晚收,可每亩增加产量100多斤以上呢。”王主任说。

“看来,掰玉米,你是行家里手啊。你说说看,如何确定玉米的最佳收获时期呢?”我问。

“你考我吗?”

“不是,是向你学习。”

“你过去在农村里没掰过玉米吗?”

“掰过啊,只是感觉差不多就行,没有多少理论知识,你给我科普一下吧。”我说。

“科普谈不上,谈点个人的看法吧。”王主任说。

“那你谈谈吧。”我说。

“玉米掰的差不多后,马志就和高飞飞一起,把玉米一个个装进箩筐,马志就挑着箩筐,跟着高飞飞一起,来到了高飞飞家里。”县委办公室主任王庭说。

“玉米装完了吗?”我问。

“没有,哪能装得完呢?”王主任说。

“他们两人都走开了,没人照看,别人把玉米偷走了怎么办?”我问。

“那倒不会。总的来说,柳树乡的民风还是比较淳朴的,还是有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遗风的,没有人做这种偷鸡摸狗的事。玉米放在路旁边,应该安全得很,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你接着说吧。”

“到了高飞飞家,把玉米倒在高飞飞家的堂屋里,然后,马志挑着空箩筐,要继续挑。高飞飞有些不好意思,要马志算了,说等父亲回来了,让父亲去挑。马志不同意,坚决要继续挑。”王主任说。

“马志要高飞飞别跟着了,就在家里休息,说一个人能行。高飞飞不愿意,说要跟着一起装玉米。于是,马志就跟着高飞飞一起,来到玉米地旁边,两人一起继续把玉米往箩筐里装。装满后,马志就继续挑到高飞飞家里。”王主任说。

“玉米挑完了吗?”我问。

“还没有。”

“他们一共掰了多少玉米啊,两担都没挑完?”

“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何况他们还有‘激情’呢?他们的积极性很高,一共掰了四担玉米。马志也挑了四次,高飞飞也陪着走了四次。”

“如果没有情欲那档子事,应该说,马志作为一个乡长,这样身体力行为村民服务,应该还是不错的,是很难得的。”我说。

“是啊,马志到乡里工作,到担任乡长的初期,不忘农家子弟的身份,不忘初心,保持本色,能够体恤民情,真心为村民服务,还是不错的,是难能可贵的。”王主任说。

“那后来呢?”我问。

“玉米挑完后,马志全身上下都是汗,可以说是汗如雨注,衣服也全部湿透了。高飞飞给马志打了一盆冷水,递上毛巾,让马志洗脸擦身体。马志擦完后,高飞飞给马志倒了一大杯凉开水,马志一口气咕嘟嘟喝了下去。”王主任说。

“活干完了,马志要走了。高飞飞小声地、随便地问了一句,还来不来?马志犹豫了一下。说老实话,马志只是路过这里,就像过去一样,顺便帮村民干一下活,干完活就离开,没有别的什么想法。”王主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