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董事长刘华占了百分之十的股份,他跟李旭文是老乡,都是彭村人,他从小跟李旭文混到大,是个高级经济师,在财务方面是一把好手。这个人很有头脑,而且有一股市井痞气,他这百分之十的股份有九成是李旭文送给他的,李旭文虽然私生活很糜烂,但不失为一个领导人才,某些时候,很舍得!这个刘华也挺识趣的,一直勤勤恳恳的干自己的本分工作,从来不干涉公司的大局管理。不过这人也不是个老实人,他是李旭文的刀,指哪儿砍哪,是个狠人。”
黄成撕了一块鸡腿肉嚼着,道:“最后一人是韩志文,我对他的了解并不是很多,只知道是个七十多岁的老头,占了剩下的百分之三十的股份。不过他好像从来不参与公司运营管理,只是年底拿拿分红,相对于另外两个股东,他出现的时候很少,听说是住在别的城市。这三股东的关系,说是亲兄弟也不为过,他们能把厂子开的这么大,三人的团结是占了很大成分的,所以你被副董穿小鞋的时候可机灵点,千万别想不开跑董事长那儿举报,因为结果九成九是你被开除。嗯……也就这些了吧,那些中层管理人员感觉与那次事件没什么关系,我也没怎么了解过。”
司斋叼着根鸡骨头想了会儿,突然道:“老哥,你有那场事故里死者的名单吗?”
“有啊。”
黄成起身上洗手间洗了洗手,回来后把手上的水渍一点点揩干净,然后打开一个看上去像是衣柜的柜子,里面露出来的却是一排排整整齐齐的档案袋,给人一种进了某机密科室的感觉似的。
看到这个地方,司斋除了感叹再邋遢的人也总有那么一两处会被他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地方之外,就是决定以后千万不能得罪记者……宁愿此时看到的是一柜子枪弹炸药,也比看到这么多档案袋来的安心啊!
黄成在最下面一排档案袋中翻找了一会儿,拿出一个有些褶皱的档案袋,递给司斋:“这就是了。”
司斋洗过手,接过档案袋,档案袋正面写着‘事件:牧昌事故’几个字。司斋打开档案袋,拿出了一摞薄薄的资料。
司斋看了一遍,然后着重看了三个人,三人分别是董建国、窦艳、李玲。
董建国是个20岁小伙,单身狗,车间工人,看介绍是个老实人,表姐是董事长李旭文的女人中的一个。
窦艳55岁,单身未婚,一个在厂子里干了一辈子的妇女,食品加工车间组长,是个嘴巴没把门的,为人跋扈,传言她与董事长李旭文有一腿。
李玲,女,33岁,单身未婚,车间工人,是个安静老实的姑娘,无父无母,唯一的亲人是个在当地刚上高中的妹妹。
在十几个死者中,只有这三个人是来自彭村,也就是说和董事长李旭文、副董事长刘华是老乡。其他的死者大都是外地人,而且都是普通车间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