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塔克基地28

李建国偷偷找来一个花盆,种上了烟叶,洒下骨粉,第二天,半人高的大叶子就让李建国惊讶不已。

说实在的,生烟叶他也只是在三十年前见过一次……

李杰再次闲了下来,治疗感染者,每周去一次就可以,批量治疗,平日里采集资源也有了人帮忙,只需要晚上把手机充电,并进入游戏,放在床头就可以了。

而骨粉的研究,则由黄院长带队,没李杰什么事儿,他去了也就是转悠一下,提供点儿骨粉,然后捧着一堆成熟的瓜果蔬菜回家,这些东西他已经不太稀罕了,想吃随时种,极大的提高了一家人的生活质量。

至于开荒种地——基础设施正在建设,路还没修通,在一个,上面还在制定保密措施,毕竟,李杰一个人种是不可能的,而其他人种植,则需要考虑保密问题,而且,塔克市也在等待黄院长的研究成果……

然而,很多时候,人在家中坐,事从天上来……

6月13日,下午2点,正是塔克沙漠一天当中最热的时候,阳光直射下的温度足足有60°上下,而室内温度,也足足在38度以上。

李杰一家人都在冰块带来的凉爽中酣然入睡,正当李杰躺在客厅的躺椅上,睡的迷迷糊糊的时候,突然,被马晓东叫醒了。

疑惑地看着这哥们,李杰明白,如果没事儿,对方绝对不会轻易的打扰自己休息。

“杰哥,王凯来找你,看样子有急事儿。”马晓东低声说道。

“王凯?现在?”李杰一脸懵逼的看了看表,2点,这么热的天气,王凯跑来干嘛?

“快让他进来!”

……

“杰哥!”王凯满脸的汗珠子,脸色有些难看,一进门就对着李杰低声打了个招呼。

“坐,有事儿打个电话不就完了,怎么这么跑来?中暑了咋办?”李杰埋怨道,可语气中满是对他的关心。一边说着,一边给王凯倒水。

没有用冰块上放着的冰水,而是用冰水和开水一起,兑了一杯温水递给王凯。

王凯是真的渴了,结果杯子,咕嘟咕嘟灌下去,这才缓过来。一张口就准备对李杰说什么,可眼中的余光突然看到旁边的马晓东,立即意识到什么,连忙闭上嘴。

他的举动,一边帮忙灌水的马晓东没看到,李杰却是看的真切,眉头稍微一皱,然后对马晓东说:“行了小马,回去休息一会儿,我跟小王聊会儿。”

“好的!那我回去了!”马晓东没觉得什么不对,王凯是李杰队伍中最经常来的,蹭饭,蹭冷气,早就很熟悉了。

眼见马小龙回到他们的房间,王凯才明显松了口气,不安的端起杯子再次押了一口水,才一脸纠结的看着李杰,想说不敢说的德行。

“哎呦我去,这么委婉,有事快说!说完滚蛋,我正睡得香呢!咦,难道小林对别人有意思了?”李杰一边打哈气,一边调侃王凯。

“杰哥,出,出事了!”王凯一脸不安,终于冒出来这么一句。

“嗯?”意识到王凯的紧张,李杰狐疑的看着他。一小破孩儿,能有啥事儿?

“我,我是ax电子科技大学的,我,我懂点儿电脑。”王凯磕磕巴巴的说着,一边说还一边比划。

“废话,我知道电脑。”李杰翻了个白眼。

“我是说,我,我以前算是个,怎么说,就,就是那种黑客,可我们不叫黑客,我们只是自己玩玩,我,我不是故意的!”王凯紧张之余,说话有些前言不搭后语,词不达意,可李杰一下子听明白了他的意思!

ps:最近写的郁闷,我准备放开了脑洞撒欢儿写,不合理的地方大家笑笑就过去,不要较真,谢谢!

第二十八章塔克基地28

仿佛看出了李杰心里的小九九,刘老还是耐心解释了几句:“超级计算机,详细我也不说了,你弄不明白,单说用途,主要还是科研,数据模拟,分析,它的主要设计意图就不作为普通计算机用的,和家用的计算机完全不是一回事!嗯,这么说,系统都不一样,你指望在手机上运行电脑程序吗?几乎无法实现,即便勉强实现,体验效果也极差,超算和普通家用电脑之间的关系,也是这样的,无非是一个巨大的计算器,没有什么娱乐功能的,你就别打这个主意了。”

“……”李杰仔细想了想,刚听见超算激动了,这么仔细一琢磨,对自己而言,好像还真没什么用啊……

“行啦,别琢磨了,多弄出来点儿骨粉,争取早日研究出点儿成果……”后面又低声嘀咕了两句,李杰听得不大真切。

……

在农科院的巨大玻璃暖房内,这里温度适宜,湿度也控制的很好,即便沙漠的阳光从玻璃上洒进来,却并没有带来太多的热量,就像春天午后的阳光,温暖,却并不炙热。

尤其一间专门腾出来的实验室,没有密密麻麻的植物,较大的空间,让李杰甚至想把家里的躺椅搬来,在这里安逸的睡个午觉。

可身后的黄院长亲自带队,满脸期盼的看着李杰,这无疑让李杰心里的小心思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性。

保密需要,能进入这里的,总共有4个人,恰巧,其中三个就是分配给李杰,帮助他种地的三维技术人员,另外一个,自然是黄院长本人了。

拿出手机,在已经预留好的种植槽中放入泥土,尽管已经见过李杰这种操作,可现场的四人还是一阵心神恍惚,无他,实在太过神奇。

培养槽的尺寸是特质的,每一份刚刚好放下一个单位的土壤,足足放下了60个单位的土壤,李杰的活儿就算完了。

黄院长四人为了避免影响实验结果,并未在土壤中混入肥料,而是简单的挖出一个深度合适的小洞,将挑选后的西瓜种子放入其中,小心掩埋,然后拿出骨粉,按照不同的比例,小心翼翼的撒入埋了种子的种植槽。

60个种植槽,被分为12组,每组5个,且每组添加的骨粉比例有所区别,分别为5倍,3倍,2倍,倍,1份,倍……等等过个不同区间,然后设定了适宜西瓜生长的温度湿度,并通过一个仪器,调节了整个玻璃房外,玻璃的透光度,李杰这才恍然,原来这看似一片片普通的玻璃,竟然有如此大的科技含量!

“额,那你们先忙,我就先走了!”看着已经完工的四人,完全没有要走的意思,恨不得趴在每一组种植槽上仔细观察,李杰有些无奈,这里有十几个高清摄像机,分布在各个角落,多角度全程录像,值得你们这么拼吗??

“哦,小李,哦哦哦,对,年纪大,糊涂了,你先回去忙,小韩!”黄院长被李杰的话惊醒,这才反应过来,李杰还在现场,他毕竟阅历丰富,立即明白李杰的无奈与尴尬,连忙喊了一声。

身后另一个年轻一些,大约40岁左右的研究人员满脸狂热的看着各个种植槽,听到黄院长叫他,这才有些茫然的回头。

“小韩,带小李出去,去3号试验区,看小李想要点儿什么,采摘一点儿回去换换口味!”黄院长不容置疑的对小韩说道。

这名姓韩的工作人员闻言,一脸纠结,可终究还是叹息一声,起身答应,然后对李杰笑着说:“那李院士,咱们走吧!”那一脸逼出来的笑,看的李杰都替他难受。

但李杰可以理解,这种骨粉带来的冲击,其实在搞农业的人心中,造成的震撼,不比李杰凭空大变活人,大变其他一切来的小。

无法想象,一种粉末,竟然可以让原本需要数月才能成熟的植物,一夜发芽,开花,结果!

……

3号试验区,是农科院若干个试验区的其中之一,其中又分为多个品种的蔬菜,水果,主食等不同的小区域。

主要是培养植物的抗盐碱能力,加强它们对沙漠地区环境的适应程度。

大部分的实验结果并不满意,而已经成熟的植株则被废物利用,拿去农科院的食堂,做成了菜肴,进了研究员们的肚子,也算是废物利用。而现在,按照老黄的意思,无疑是打算给李杰送一些,算是礼尚往来。

李杰却没有丝毫客气的意思,别的不说,那温室中诱人的小黄瓜和西红柿,都让李杰垂涎不已。

最终,李杰收获了3斤黄瓜,10斤西红柿,2斤青椒,5斤小青菜,半斤的小香菇,半斤的小葱……

对于这些收获,李杰表示极其满意。

最终,李杰下午5点回家以后,带回去的蔬菜,让全家人都大为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