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纷争

“小姐,就算白姨娘以前享受过,可是现在是咱家姑奶奶当家作主,就是那位大少爷中举了也改变不了外室子的名声,又不能考取功名,威胁不了二少爷的地位,四少爷,六少爷眼看也要长大成人,姑奶奶的福气啊,还在后头呢。”

“可不是,看着李老夫人和气的样子,心里别提有多解气,对于女孩儿家族强盛腰杆才能挺直,夫家对你也高看三分,希望二表哥不要被花心蕊的外表迷惑。”

“小姐您多虑了,二少爷自小在那样的环境中长大,心里岂能没有成算,您呀,不要多想了。”

“但愿吧,不想五姑姑在操心受累。”

主仆两人正在闲谈着,小路上又出现两群人,不过全身上下的穿戴饰品跟刚才的侯府千金相差甚多,就是后面跟随的仆妇都不是一个档次,全身都是粗布衣衫,

哪里有侯府千金小姐跟前伺候人那么体面的,都是绫罗绸缎,哪位叫婉儿的贴身丫头,浑身上下也比后来的两位小姐气派华贵。

侯府千金并不理会来人,站在草亭的一边,欣赏着枝头春意闹的樱花,她最喜欢花瓣潇洒飞扬的场景,让她觉得自己就是下凡游玩的仙女,

无忧无虑的赏玩着人间美景,花香四溢,萦绕在周身,浓郁不张扬,清雅不寡淡,跟绝世美人一般,不需要过多的修饰一样倾国倾城。

第一次见到这么勾人心魄樱花林,想来以后也不会再见到了,过几日就要离开扬州城回京城,这次难得的行程将是她人生中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世家千金享受了锦衣玉食,就要承担起家族赋予的责任,以后就要安安心心的在家里待嫁,进入夫家又是另一种束缚,娘亲来信说她的婚事已经定下来。

镇国公家的嫡出幼孙,母亲信中说他英武伟岸,品性极佳,她对于未来的夫君并没有什么要求,敬我一尺我敬一丈,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美好她压根都没有看在眼里,那都是话本里糊弄人的玩意,当真的都是傻子,能把日子过成母亲那样的,她就知足了。

“妹妹,华容寺的樱花林远近闻名的,每年都吸引很多人前来观赏。”

“嗯,还行,不过比起京城的十里桃花林稍微逊色一些。”

“妹妹不知道吧,扬州城外也有一片桃花林,前几日刚刚赏玩过,跟樱花林相比各有千秋。”

侯府千金尉芳华淡淡的看了一眼叫她妹妹的那个人,一身半新不旧的春衫,出门上香竟然这么不注重装扮,这是给姑姑找不痛快吗?不是明摆着说姑母苛待庶女,连像样的新衣服都没有准备,跟她哪位狐媚子母亲一样,黑心黑肝满满都算计。

这片美不胜收的樱花林,米灵萱母女并不是唯一的访客,慕名而来的还有好几拨人马,知客僧领着一位衣着华丽的公子哥,慢慢的靠近樱花林的边缘,也是沿着林荫小道,踩着花毯走向树林深处的茅草房,左侧不远处孤单单的种植的一簇平常的竹子,短而低矮正好形成天然的屏障。

少年公子穿着竹叶缂丝花纹白色锦袍,手里拿着一把玉骨扇,头戴着一定白玉冠,面如满月姿容俊朗,腰间白玉腰简单大方,左右两边挂着两块晶莹剔透的祥兽玉佩,眼神看着如梦似幻的樱花林,展开淡淡的笑容,知客僧并不答话,沉默尽职的跟随左右。

“大师傅,每次过来感受不同,今日方才明白,风景依旧娇艳,千变万化的是我的心情啊。”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施主,镜花水月缘来缘灭,不过就是弹指一挥间的光阴,何必执着变与不变呢,每次都是诚心诚意的感受,知道这样既可,施主,您思虑太多了。”

“大师傅不在凡尘中不能体会凡尘事,在下自幼订有婚约,怎奈造化弄人,小姐的父亲骤然离世,在下的父母有悔婚之意,自古以来婚姻就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想我李明朗苦读诗书十几载,竟然无力去捍卫我的人生,想来就觉得烦闷惆怅,想那小姐遭遇退婚,名节受损,岂不是在下之过。”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施主,知府大人能有此考虑也没有什么错,你们两人站的高度不一样,看问题的本质也有千差万别,既然施主父母不满意这门亲事,强硬达成也会害了那位小姐的,施主,有时候放手未尝不是一件幸事。”

“唉!也许吧,母亲言明双方也就是口头约定,互相换了信物,并没有别人知道,不会毁了小姐的名声,府里头争斗从来没有少过,不进李家门也许她能活到更恣意呢,同窗好友都未吐露心声,实在是家丑难言啊,请大师傅不要见怪,在下的红尘俗世玷污了佛祖的清净之地。”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施主严重了,我佛慈悲苦度众生,施主能说出来也就解了心中的烦恼,也是法华寺的功德。”

“大师傅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多谢大师傅指点迷津,听说樱花林后面还有几株百年绿萼梅,劳烦大师傅行个方便。”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施主请。”

李明朗跟着知客僧的脚步越来越远,茅草亭里一下子安静下来,两人的这一番话被米夫人一群人听的干干净净,她脸色不愉的放下手里的茶杯,淡淡的看了一眼自己的女儿,混账东西,李林浦欺人太甚,相公在世的时候常来常往,谁知道人走三年茶就凉了,竟然敢嫌弃我们的宝贝疙瘩。

“娘亲,您不要动气,天下青年才俊多如牛毛,李家公子又不是独一无二的,女儿不在乎被退婚。”

“哼!这世间的事情岂能都由着李家人行事,福嬷嬷,你明日回城一趟,把信物归还,这样的人家幸好没有交换庚贴,也是孩儿的福气。”

“娘亲,孩儿还想多陪伴些日子,婚姻之事还是及笄之后再议吧。”

“嗯,就依你,孩儿看上哪家子弟,娘亲就让他上门提亲。”

“娘亲,说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