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出发

看了眼范,看了眼其他人,于子年点点头。

“也好,我和袁大头明天出发汉南市,可以和你们顺一段很长的路。”,这是于子年几天下来的决定。

反正袁大头开学用的必要东西早就随身带,其他的去那边该买的买,于子年自己也是这个想法。

“啊,你们不等我啊。”,听到于子年的话,陈莉珺慢慢吞吞的说了句,十指相扣,脸上少了往日的浅笑。

“汉中大学开学还十来天呢,到时候我们去汉南车站接你啊。”,袁大头见他没说话,就接了话头,于子年点点头。

这是一群年轻人说走就走的旅程,当晚回去,抱了抱大姐的女儿,第二天一早,大伙就离开了前镇。

还是小庙口,平时话不多的于妈一路叮嘱,直到汽车远行,还依然伫立在那里望着。

儿行千里,都是担心与期待,等候下一次的重逢。

在省城互道珍重,于子年与袁大头继续前行。

不过陈莉珺的临别礼是轻轻拥抱,吓到了众人,也惊到了于子年,姑娘的浓情蜜意,已经让他思索起解决的办法。

汉南市,

这些年迅猛发展的一个省会城市,它的政治经济地位对于全国来说,有着意义非凡的重要地位。

如今,再次重逢,于子年心里有些迫不及待。

下车,随着人流穿过月台,与袁大头并排通过安检口。

“汉南,你好吗!我袁大头来啦!”,

可能是憋坏了,也可能是新鲜,袁大头出了车站安检就大声哟喝。

他的这个举动很吸睛,但大多是善意的笑笑,也不排除几个鄙视的眼神,但袁大头哪管那多,你鄙视我,我就瞪回去,为此还引起哄笑。。

“行了,能不给我丢脸么。”,于子年好气的白了他眼,要不是人挤人,他都想避开他。

“嘿嘿,丢脸?要不我们去买一身大名牌,看谁还敢。”,袁大头咧着嘴,不以为意。

“你就不问问我,为什么来这么早”,对于他的无赖,于子年识趣的转移话题。

“管那多干嘛,我老爷子常说要向你学习,所以这事情就交给你了,反正我们不缺钱。”,袁大头背着双肩包,眉毛挑挑。

“暴发户。”,实在无语了,于子年笑说了句。

“你也是!”,袁大头搭着他的肩,很认真的点点头。

拦了一辆的士,两人向汉中广场出发,而袁大头的理工大学距离那里也算不上很远。

于子年透过车窗,很认真的看着外面的城市,想寻找记忆深处的熟悉感。

摩天大楼不少,但更多的是在建造中。

街旁的店面也在逐渐脱离九十年代的痕迹,证明这是一个新老接替的年头。

街上行人的穿衣品味和沿海大城市基本一致,可以判断出,大家的消费水平处于一个很高的层次。

于子年还特意留心酒店和餐厅,后世那种林立的局面还没有出现,但是也可以看到雏形。

侧面证明,整个汉南市,已经有从一个物质追求向精神满足的文明过渡。

不愧是新世纪初,只要把握了时代感,机遇满满。

到了现在,于子年有百分之八十的把握,自己之前的决策是对的,是完全可行的。

时代的尖儿,把握好衣食住行,就等于拥有了金袋。

福至小区对面是镇中学,很大,附近两个镇的学生都喜欢往这里送。

不远处有座石桥,下面趟着一条二十来米宽的河,清澈着,安静着。

靠着桥沿,听听流水,拂面河风,寂静的夏,独特而安逸。

于子年望着河面上倒映的云彩,陷入了沉思。

重生三个多月来,于子年已经慢慢习惯身边的人和事,又体验了一回青春的骄纵与飞扬。

最关键的,是挣到了一笔巨款,有了起步资金,

人生既然重来,他的性格,也注定不会辱没前世那,那毕业不到两年就和人在深圳开外贸公司的勇气。

那种倒了之后,再次站起来的勇气!

其实他特想进入互联网,在这个三次工业革命的精华中翻个浪花,可是也知道,想和做是两码事。

眼下,他要做的是用手里的资金,变出个现金奶牛,才有走下一步的资格。

虽然经过几天的折腾,于子年如愿以偿的入股了金矿。

如出资100万,占比20,其实他知道,这是阳恩松特意照顾他了。

毕竟按照松哥的说法,有25是用来打点的。他们一伙人最终得到的只有55

其实比例不比例,即将奔赴大学的于子年远在天边,根本管不着实际。

一切都是他们说了算。

但是毕竟有着重生的记忆,最后出金大体数字还是有听说的。

所以,心里有杆称就行。

另外,在接触中,于子年得知他们一伙人正沿着前世的轨迹走。

打算经营前镇、以及回县的房地产等项目。

于是,他又投了100万入股他们的新公司--新景置业。

比例不高,只有5,而且还是于子年提供了很多思路换取的。

当然,在他心里,他并不看重这点钱带来的收益。

而是根据那种玄之又玄的感觉,把这个投资作为一种渠道,将来也许很多时候可以用到它。

尽管,金矿和新景置业也许会变成现金牛奶。

但绝对不是短时间内、或自己可以控制的。

他明白,自己必须利用手中剩下的一百多万。另寻见效快,且自己说了算的项目。

所以这就排除了他规划中,那些前期须投入巨大的烧钱行业。比如游戏等。

那么什么好呢?

投资?

股市?

股市虽然懂,且利润也大。可是现在大形势不行,而且自己也只记得牛市时的几只强力股。

当然,那些特别公司也记得。比如阿里巴巴,百度等。但是,不说它们还没上市,就算融资,也不是自己现在可以玩转的。

几翻过滤

其实,他也想到了外贸,却又马上被否决了,于子年厌倦了那个黑白颠倒的职业,以及那个痛。

最后,于子年还是把目光瞄准了衣食住行方面。

说起这个,其实他上辈子有个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