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道士下山

铸唐关 华金帛 1086 字 2024-04-22

九年后

终南山下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珠。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一阵清朗的吟诗声响彻山野,惊起林中休憩的鸟儿成群结队的从林间扑腾飞出,哗哗一片全是展翅飞翔的声音,各色各类的飞鸟嘎嘎吱吱的叫,好似在为这首诗歌鼓掌呐喊一般。

“谢谢各位鸟兄的捧场了,小弟赋新诗一首,请各位点评。”随着鸟群四散,山野回复宁静,一道身影从林间缓缓出现,一个十六七岁的俊逸少年骑着一头青牛自林间小路走出。

少年剑眉星目,五官立体分明,脸上一直挂着淡淡的微笑,有一股万物皆置于胸怀之态,端的气派。这人跨坐在一头健硕的青牛上,身着一袭青衫,头上却是道士打扮,长发绾起,用一尊简易的七星冠裹住,一根白玉簪子插在其中,上下观之,显得颇为怪异,却又极其协调。

看完了这人,只道生得一副好皮囊,便不要再作他想。倒是他口中所诵之诗值得斟酌一二,此诗无疑是写终南山的一首五言律诗。

终南山为秦岭主峰之一,又名太一;离隋朝大兴城五十里,姑且称之为长安城。古人习惯将终南山代指秦岭山脉,绵延八百里,养育无数子民。

这少年口中的诗描写了终南山的雄伟气派,巍峨壮阔,景色远近交相,既凸显了美景,又展现了如世外桃源般的人烟,有道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不必多言,这首是就是唐朝王维所作,而这少年方才与鸟群说那是他的新作。

如此明目张胆的盗用还未出现之人的名作,自然只有林川了。

时光飞逝,一晃九年。当初林川六七岁的身子已然长开,没出他所料,端的一副好样貌,就算林川不属于外貌协会的资深成员,也对此十分满意。如此说来,也就意味着林士毅一家离开此地已经九年了,期间没有再回来过一次,而那一家人在林川梦中出现的次数也渐渐少了,只有模糊的影像还残留心底。

孙思邈终归还是收林川为徒了,与其说是被林川朝圣般的虔诚给打动,不如说是内心的善良战胜了心魔。极为恐惧孩童与女子的孙神医至少克服了孩童这一关,接纳了林川。在林士毅一家离开的那天,林川冒雨上山,孙思邈将他带进观中,留在身边,一教就是九年。

“师父也真是的,硬把我赶下山去给那袁老头送这佛像,还叫我包裹严实,不能轻易现于人前,这佛像这么好看,留着自己收藏不好吗,就算是个烫手山芋,卖掉也行啊,拿点钱好好把道观修缮一下。”

林川显然对自己的下山之旅颇有怨念,四平八稳地坐在青牛背上,手里倒拿着一本《颜氏家训》,嘴里不停边念叨着。

很显然林川没有看书的心思,不过他也不是完全将书用来附庸风雅的,他把书随手放进牛背上的行囊里,口中说道:“这颜之推老夫子也是个强人,历经四朝而不倒,先后在梁、北齐、北周任官,到现在隋朝还在当官,到底是有本事的人啊。”林川对这类人物满是敬佩,所以拿着《颜氏家训》在阅读,这时代论影响力能与这本书媲美的恐怕也只有诸葛亮的《诫子书》了。

林川刚刚放书的时候又触摸到了孙思邈叫他交给袁守诚的物件,他的愤懑又涌上心头:就是袁老头这神棍,当初拜师的时候硬要给我算一卦,说我命不应时,非一隅之人,需作久旅。还说九为数之极,最多能待九年,否则师父的长生相也招架不住。我估计是骗我给他送佛像,不过师父历史上那活的年岁也当得起长生一说了。

林川一边骑着青牛赶路,经过了居住的阳村,见过了儿时的玩伴,张大牛、林业几人过了及冠之年,都已经娶妻生子了。他忽然想到了林寿林峰,想必这两个哥哥也已经如此了吧。

几人寒暄几句,没有过多言语,继续骑着青牛赶路。

袁守诚居所在益州,也就是现在的成都。林川的出发点大致在长安附近,从终南山下来沿着山脉走一段路,寻着官道穿过秦岭山脉,接着经过梁州越过大巴山,到达川蜀地界,才能前往益州。

林川起初得知这路线时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叫他翻山越岭去给袁老头送东西,他是一百个不乐意,奈何师命难违,只能骑着一头青牛慢悠悠的赶路,这头青牛还是孙思邈下山给人治病,一位地主老财硬送给他代步用的。这山路一头牛与一匹马的区别不大,否则林川早买两匹马客串一回八百里加急的差役了。

都说“少不入川,老不出蜀”,林川十八未满就急冲冲的往蜀中赶去,走一遭那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了,林川心底早已打好算盘,进入蜀地要留下哪一篇大作。

不用揣测林川这“盗窃者”的心思,其实他面上表现着不乐意赶往蜀中,实际上他对那片唯美的地方还是充满向往,前世那一首《成都》带走了多少人的梦。

少年时期不入川是因这天府之国乃温柔之乡,山水皆好、美食遍地且美女如云,少年人应当胸怀大志,若入了这川中,意志不坚定者难免沉醉其中,醉生梦死,如此这平平淡淡,不成大事。而这老不出蜀则是因为故土难离,不想离开这颐养天年的好去处。

就在林川赶往益州的时候,终南山上的道观中,一个面目方正的道人正躺在一个竹编的躺椅上,拿着一个酒香浓郁的葫芦喝得微醺,身后的墙壁是一墙壁的抽屉,上面写着各色药材的名字,地上头一个药碾子静静的摆在那里,院子里头一根根竹管自动接引着山泉水流入缸内

那道人慢慢喝着普通人一杯就能醉倒的浓酒,眼神关切的看着山的远方,口中喃喃道:“那小子,路上应该一切顺利吧。”

且看林川这少年人的入蜀之旅又会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