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挑火

“哎呦喂,疼……疼死我了,王爷救我!”

“袁克定,你什么意思,连我的人都敢动!”溥伟怒道。

袁克定不屑道:“我说溥伟啊,你脑袋是不是睡昏头了,你还以为这国还是你们爱新觉罗家的天下吗?你还是那个万人之的王爷吗?”

出门有车不坐,偏偏要坐轿子,装模作样,袁克定看不惯溥伟这副摆谱的样子,放在大清亡国之前也罢了,大清都没了两年多了,一个落魄的王爷竟敢在自己的面前拿架子。

他的父亲是袁世凯,袁世凯是民国大总统,“类似皇帝”,袁克定以民国的太子自居。

对这等“亡国”之人更是看不起。

虽然瞧不溥伟,袁克定也挥挥手,让手下放开了那个没有眼力见的小太监。

小太监连忙从地爬起来,活动着受伤的胳膊,躲到溥伟的身后去,直到这时候他才意识到原来这世真的还有不怕王爷的人!

“哈哈哈,袁大公子说的有道理。”

溥伟怒极反笑。“时代不同了,天下也变了,当今的国的确不是我们皇家说了算的天下了,当今的天下之主是你的父亲袁大总统,袁大总统才是国的主人,只是可惜,袁大总统打下的江山却不能留给自己的儿子代代相传,终究还是要让给他人。哈哈哈!”

“放肆!”

溥伟一针见血的说到了袁克定的痛处,生气的人换做了他,做总统虽说有着和皇帝一样的权力,可在民主帽子之下,总统的宝座永远不会落到袁克定的手里,国会和参议院绝不会允许世袭制的总统出现。

然而袁克定并不只满足于一个“皇太子”的身份,他也想子承父业,做民国的大总统,甚至是民国的皇帝……

袁克定的气量和修养远不及其父,轻而易举的被溥伟三言两语的挑起了怒火,恶狠狠的说道:“溥伟!你不过是一个亡国的王爷罢了,在我眼如同一只卑微的蝼蚁,捏死你捏死一只虫子难不到哪里去!”

本书来自

第一百六十二章挑火

蔡锷万万想不到自己忠心支持大总统居然会做出这等下三滥的龌龊之举,在他看来,以袁世凯的号召力,走正规途径当总统那是理所当然的。手机端

而袁世凯竟然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悍然自作主张,公然操纵国会大选,视民主宪法于无物,这让蔡锷恼火之余心失望不已。

北洋一派的高官们纷纷赴京,为袁世凯撑场面,蔡锷自然也是不例外。

袁兆龙要去北京,是想看看袁世凯下一步到底要怎样,摸清楚他的套路,对症下药,阻止袁世凯的野心。

而蔡锷赴京的目的,与袁兆龙如出一辙。在这一点,二人达成了共识。

“蔡兄你是知道的,兆龙在北洋没有地位,也没有朋友,蔡兄是第一个看得起兆龙的人,今能与蔡兄一同赴京,探一探那龙潭虎穴,走一走那鬼蜮之地,兆龙不胜荣幸。”

在北洋终于能有一个说得话的人,袁兆龙感觉很开心。

同样的年轻有为,同样的革命志士,当蔡锷第一次见到袁兆龙的时候起,他知道袁兆龙是一个具有信仰纯粹的革命者,他不忠于民党,也不忠于北洋,是一个只忠心于自己信仰的自由人。

此时的袁世凯已被权力蒙蔽了双眼,二次革命,实力被大度削减的民党再也无力同袁世凯对抗。

能制服袁世凯收拢野心的恐怕只有北洋了,北洋众将虽同袁世凯离心离德,各怀鬼胎,可仍然视袁世凯为领袖,袁世凯仍然掌管北洋军的主导权。

不能说是反袁,应该说是劝袁,让他及时悬崖勒马。

一个人的力量是极小的,蔡锷需要一个盟友联手阻止袁世凯,这个盟友地位应该不能低于北洋三杰,可也要高于张勋、陈光远等人,而且实力在北洋具备一定的话语劝,思来想去,蔡锷最后想到了一个人——袁兆龙。

英雄所见略同,蔡锷刚表明来意,便与袁兆龙一拍即合。

蔡锷无奈道:“如今国之局势,东洋人,西洋人,好人,坏人,善人,恶人,富人,穷人,鱼龙混杂,想要夺权的民党、内部矛盾重重的北洋,虎视眈眈的洋人,如同一口铁锅烧开的热汤,热汤滚烫,一般人端不住这口锅,强行端锅,烫到了手,锅扔到地,只会撒了锅里的汤水。

能端得起这口锅的唯有袁世凯一人,只有他带着那副手套。大总统必须由他来做,但是野心又会控制一个人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