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一个神秘的商人

施维超其实从心底里很敬重洛奕康,但是身为一名职业军人的施维超并不是很在意自己的感情,他的心里只有自己的国家和人民。他搭救洛奕康更多的还是出于国家的利益。他知道此次内战之后伍致恒国王不会轻易的放过尙淮公国,而且一直对尙淮公国领土和资源虎视眈眈的德明公国肯定会趁机掠夺,这时尙淮公国需要像盛华公国这样的强大的朋友。

在内战爆发之前,盛华公国的强大已经让和泽帝国的上层统治者们感到了些许的不安,也曾经有大臣在提醒伍致恒国王。伍致恒国王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但是其并没有选择正面的压制盛华公国或者是提升自己的实力,而是选择了吞并尙淮公国以壮大自己的实力,正是在这样的意愿之下,这场兄弟之间的内战爆发了。

而内战刚开始的时候盛华公国并没有参战,那个时候尙淮公国自己能跟和泽帝国和德明公国以及几个其他小公国打成平手。盛华公国参战之后,胜利的天平迅速的倒向了和泽帝国这一边。盛华公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让施维超等几个公国高级将领深刻的领会到了没有强大外援的困苦。

而且尙淮公国高层也获知了伍致恒国王为了邀请盛华公国参战而许下了诸多的承诺,可是在尙淮公国投降之后,伍致恒却对于之前向盛华公国许下的承诺再三推诿。

因为盛华公国的需求与和泽帝国以及其他几个参战的公国并不相同,盛华公国与尙淮公国不接壤,其对于尙淮公国的领土没兴趣,其更在意的是尙淮公国的经济资源和技术能力,也就是说盛华公国并不希望尙淮公国被分裂甚至是消失。而伍致恒国王发动此次内战的目的就在于吞并尙淮公国,其他几个参战的公国自然也会分得一些领土作为回报,这显然与盛华公国的需求背道而驰,施维超等尙淮公国的高层军事将领对于双方的这一矛盾看的还是很清楚。

不仅如此,盛华公国其实与尙淮公国有着差不多的境遇,尙淮公国的领袖伍致桢元帅是和泽帝国国王伍仁拓的小儿子,伍致恒国王的亲弟弟。伍仁拓国王在世的时候很疼爱自己的小儿子,将自己的小儿子伍致桢派去统治尙淮公国,同时也是为了要有效的制衡德明公国,所以伍仁拓国王在位的时候尙淮公国很强大,和泽帝国内部处于高度的稳定状态。

然而也正是由于伍仁拓国王的偏疼偏爱引起了尙淮公国伍致桢元帅的哥哥,也就是现在的伍致恒国王一定程度上的不满和不安。因此在伍致恒国王继位之后一直想着的事就是要吞并尙淮公国壮大自己。因此在身边一些大臣的怂恿之下,伍致恒国王渐渐的将自己的想法付诸于实际行动,内战爆发指日可待。

但是令伍致恒没有想到的是将近三十年的时间尙淮公国竟然已经储备了惊人的能量,内战开始的前四年伍致恒国王就几乎耗尽了伍仁拓国王多年积攒下来的国力,所以在内战进行到第五年的时候伍致恒不得已邀请自己的表弟,也就是盛华公国的洛林格元帅参战,也正是在盛华公国的帮助之下,伍致恒才最终平定了尙淮公国的叛乱。

这场内战本就由兄弟二人的反目而起,尙淮战败之后会遭受什么样的待遇不用想都会知道。而施维超作为尙淮公国一批年轻高级将领中的佼佼者,其更看得清楚未来尙淮公国的命运。

所以与其被德明等公国瓜分领土和资源,还不如被盛华公国得到他们想要的经济资源和技术资源,这样还能借助于盛华公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而再次崛起。

所以当听说盛华公队阵地被不明军队清剿之后,施维超就果断的察觉到了这是一个好机会,起码是一个离间盛华公国与和泽帝国的好机会,也是一个化解与盛华公国恩怨的好机会,其实本来尙淮公国与盛华公国本就没什么恩怨,只是为了交战而交战,既然现在尙淮公国已经放下武器,那就赶紧抓住一个修好的机会。

没想到的是,自己此次行动还救了几个盛华公国的伤兵,其中一个还是高级将领,这样更让施维超决定不惜一切代价要保护这几名伤兵的安全,哪怕是本方付出再大的伤亡也在所不惜!

撤回到驻地之后,施维超立即赶往医院去探望洛奕康等人的伤情。先期被送过来的任道彰已经脱离了危险,但是现在仍处于昏迷的状态。而辛克图等人的伤情也在医院里得到了很好的救治,基本上都没有大碍,剩下的只是时间上的恢复。

洛奕康的情况较为糟糕,爆炸飞出的岩石碎片击中了洛奕康的腰部脊椎,使其腰椎产生了很严重的错位,但是好在并没有折断。洛奕康被送过来的时候医生及时的为洛奕康实施了手术,施维超赶过来的时候洛奕康的手术还在继续,施维超关照了一下这边的情况并增加了一个排的警卫兵之后就离开医院赶回驻地。

一周之后的一个清晨,刚刚走进驻地办公室的施维超就接到了参谋官的报告,说是一个盛华公国的商人求见施维超将军。

施维超这时正在思索着如何利用这几个盛华公国的伤兵与盛华公国搭上关系,这时听到一个盛华公国的商人求见,自然十分乐意接见,于是赶紧命令参谋官请这名商人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