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是,活了这么多年,继续生活中有什么刺激的事情发生,才不算生活无味吗?
萧桐想着,却自嘲地摇摇头。自己何时如此无聊了?
正常地,上朝,计划着自己的计划。一切都按部就班地朝前进行。
练青铜同样是在谢嘉辰的喊叫中醒来的。只是这次,她却没有气急败坏的骂回去。
经历了昨天的事,她觉得,能在这小破屋中醒来,实在是太幸福了——虽然整日为生计发愁,却并不用去应付那个不男不女的太子。
在谢良辰苦大仇深的表情中,吃完最后一顿红薯,练青铜准备出发去镇上买粮食。
之所以身在村儿里却还要去镇上买粮食,是因为村儿里的农民也是没有多余的粮食的。只有镇上地主家开的粮食铺子,才能买到粮食。可见封建时代的剥削啊,无论何时,无产阶级总是最苦逼的。
练青铜在一个写着“顾家粮铺”的地方停了下来。看着房子虽然很是气派,里面粮食的品种却少的可怜,只有些黄小米,高粱,小麦和稻谷。这些粮食中以黄小米和高粱居多,其次是小麦和稻谷。之所以称为稻谷,是因为还没有去皮,那是连着皮一起卖的,而且还贵的离谱。
让练青铜有点惊讶的是,连小麦也是囫囵个儿的,并没有被磨成面粉。对于这种情况,练青铜已经见怪不怪了。可能这个时代的人还没有学会把小麦磨成面粉食用吧。
只是,练青铜很想知道,湿的小麦不易存放,几日就会发霉了,故而只能晒干了贮存。而晒干了的小麦虽然更易贮存,却如此坚硬,古人是怎么吃它的呢?她是化学专业的,对此当然没什么涉猎。高中虽然也学了历史,可却并没有讲解这么详细。老爸,你那么爱唠叨,怎么没给我唠叨唠叨这个盲点呢?
铺子的老板是个五六十岁的小老头儿,他看到青铜进去,便热情地打招呼道:“谢家小妹,又来买稻谷啊?还是和以前一样,二两银子,全部买上稻谷吗?”
练青铜看着上面的标价,稻谷是小麦的四倍还多,是黄小米的两倍,是高粱的三倍。她摇了摇头,拿出今日老秀才给她的银子,说道:“我这次不要稻谷了,给我五百文的小麦,二百文的小米就可。”
那老板点了点头,笑着说,“是啊,咱们普通人家,还是吃些贱粮的好,最重要的是吃饱肚子啊,看你这丫头皮包骨头似的,即便是我看了也心疼啊。”
看来这小丫头以前经常来这家铺子买稻谷,已经与这老板熟识了。练青铜看着老板慈祥又欣慰的笑容,心里想到,这是一个好人。
练青铜看着这大概要有一百多斤的粮食,拍额。这对于以前的自己,自然是不必多犯难的,只是如今十二三岁的柔弱身体,她要怎么才能把这东西从镇上运到村儿里去。早知道该叫上谢嘉辰那家伙一起来了,也好做个苦力啊。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