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阳平王拓跋熙跟随王将军前往邺城防范燕军,在平城西城门准备出发。拓跋嗣按照约定带领荟儿前去给阳平王送行。由于荟儿伤势不宜骑马,行风驾驶马车载着齐王与荟儿前往。
拓跋熙见到荟儿很高兴,再三感谢她的相助之恩,荟儿谦虚地表示自己其实没帮上什么忙。最后拓跋熙送给荟儿一个貔貅玉坠作为感谢,这是拓跋熙最珍贵的东西,从他三岁得到貔貅玉坠起,拓跋熙一直把它放在身上,这次送给荟儿,足见他是多么的感激荟儿的相助之恩。荟儿推迟不掉只好收下。
作为大哥,拓跋嗣尽职地叮嘱拓跋熙好好照顾自己,跟着王将军好好历练等等。交代完这些,他又同王将军说了一些客套话。大家就告别了。
目送拓跋熙随同大军离开。行风调转车头回齐王府。马车经过一片树林,“噔”的一声,行风忽然停下了马车。
“怎么了?”拓跋嗣探头问道。
“前面有东西挡路。”行风道。
拓跋嗣下车查看,荟儿也跟着下去。只见前面一根横木挡在路中间,行风前去移走横木。他刚一移开横木,“嗖”的一声一把箭飞向他,他敏捷的躲开了,
“殿下小心,有刺客!”行风大叫,话音刚落,四个身着黑衣,蒙着脸的刺客亮着明晃晃的剑,出现在齐王面前,正是清河王府的风雨雷电四大杀手。
见到这么一个阵势,“啊!”荟儿吓得叫了一声,就晕了过去。
拓跋嗣猜想是上次的刺客事件,给她心理留下了阴影。刚准备去扶起她,刺客就杀了过来。没办法他只好拔剑迎战,这样他跟行风两人对弈四位刺客,而荟儿被晾在一边,刺客的目标本来就是拓跋嗣,一个姑娘谁会在意。
“嘶”一不小心拓跋嗣右臂中了一剑,看见主子受伤了,行风想过去保护他,一分心自己右臂也中了一剑,强弱分明,眼看拓跋嗣即将遭遇不测。
突然一辆马车冲了过来。刺客猝不及防,只好躲闪。那车夫大叫殿下快上车,是荟儿的声音。拓跋嗣跟行风会意立刻跳上马车,荟儿驾着马车一路狂奔。拓跋嗣这时才明白刚刚这丫头是装晕的。
“你慢点,小心看路!”行风叫道。
荟儿驾车技术一般,又急于逃命,这会拼命的鞭打马。马车奔出几百里后,马儿突然叫了一声,磕到大石头跌倒了。这马一跌倒。车夫荟儿也因坐立不稳被摔飞了出去。“啊!”荟儿大叫一声,接着就晕过去了。
幸好拓跋嗣与行风功夫好,早已跳车离开。
扶起摔晕在地上的荟儿,拓跋嗣叫了几声:“荟儿!荟儿……”对方毫无反应。
看来这丫头这次是真晕了。晕了还好,不会有生命危险吧,想到这,拓跋嗣着急得不得了,背上她往齐王府方向跑,行风跟着。幸好此时离王府不到半里地。
不一会儿就到了齐王府,拓跋嗣把荟儿背到兰锦阁,秋苓帮他把荟儿平放在床上,冬芍马上去叫邹老。
邹老来了,一看齐王右臂在流血,马上要为齐王治疗。拓跋嗣却摆摆手,要她马上治疗荟儿。
邹老只好遵命。只见荟儿左边衣物全是土,且还磨破了,看来摔得挺严重的。邹老检查她的左手,发现她的左手不自然的下垂了,原来是脱臼了。除了脱臼,她的手臂还磨破了皮,血淋淋的,怪可怕的。
见此景象,冬芍跟秋苓忍不住哭了出来。拓跋嗣作为一个王爷,曾外出行军打过仗,目睹不少伤者,遍体鳞伤、断手断脚的不在少数,早已习以为常,但此时看到一个如花似玉的姑娘,原本白皙的手臂,为了救自己,伤成此番模样,心理酸酸的,有种想哭的感觉,还好他自制力强,没流出眼泪来。
“秋苓,你把荟儿姑娘扶起来,我扶正一下她的手臂。”邹老对秋苓道。
“我来吧!”拓跋嗣走过去,温柔扶起昏迷的荟儿。
扶正手臂这种事,对于一个行医多年的郎中来说不是什么难事,邹老一下子就扶正了荟儿脱臼的手臂。昏迷中的荟儿感到一阵剧痛,一下子疼醒。
“荟儿姑娘,动一下手臂看看。”荟儿照做,活动了一下左臂,众人发现其手臂已恢复自然。
接下来,邹老又给她渗血的手臂抹上草药。草药一沾上破皮的手臂,荟儿疼得直叫起来,伸出右手,张开五指想把草药拿走。这时身后伸出一只手抓住了她的右手。荟儿这时才发现自己后背被齐王抱着。
“殿下……”这一吓都忘记疼了。
“别乱抓。忍一忍!”
“哦!”荟儿胡乱的回答。
敷好草药,邹老接着用绷带把她的手吊在颈上。吩咐她接下来七八天别乱动左手,也别解下绷带。他会定期给她换药。整个过程拓跋嗣一直都扶着她。
“殿下,荟儿姑娘这边没事了。老夫该帮你看看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