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谋士

赵斐还记得陛下寿诞那次,他远远的看见张正和许锦言极亲密的立在一起,而且许锦言还口口声声说他们之间的事是男女之事。

当时就这样不知检点,现在有了赐婚,岂不是更为所欲为。

赵斐狠狠的击了一下桌面,他回忆起了那一日,他曾将那娇软的美人儿压在身下,只差一点就可以完全得到她,那时的许锦言,脆弱又柔美,吓得像是一只白兔般全身颤抖,被他撕开的衣衫下露出令人发狂的白皙肌肤。

赵斐想到那一画面,泄愤般用力拉了拉领口,如果她嫁给了张正,张正岂不是每日每夜都能看到那般美景。

他走至窗前坐下,脑海里却依然在想着许锦言同张正的婚事。

张正……。张正从前的确是他的谋士没错,但是他这个谋士和他这个主君,都不太符合真正意义上的谋士与主君的行为模式。

真正的谋士应该对主君全方位的服从,用尽一切智慧来为主君谋取利益。但是张正这个谋士却完全不是这样,赵斐很清楚,张正对于他并不是真正的服从,只是偶然对他进行提点,可偏偏只要自张正提点后进行的事情,总是会超乎寻常的顺利。

所以赵斐虽然不满张正没有对他完全服从,但是为了张正偶然提点他的那一些事情,赵斐不得不忍气吞声。即便是这样,张正最近连那一点提点都不再给他,好像就是自那次庆裕帝寿诞之后,张正像是确认了什么事情一般,在那之后,立刻与他划清了界限。

好几个月,张正同他都没有过往来了。

而几个月过去,传来的却是张正与许锦言的婚事。会不会……张正突然与他划清界线这件事同许锦言有关?

------题外话------

晚上还有加更啦!

圣旨下达的第二天,太后才得知了许锦言被赐婚给张正的这件事,太后刚开始是不相信的,以为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再三向云姑姑求证之后,才慢慢接受了这个消息。

可是怎么可能?

陛下早已答应了她将许锦言赐给诚儿,墨玉阁里当众赐的婚,这件事情怎么能变卦。

太后不明所以,直接赶去了乾清宫,然而却吃了一碗闭门羹。庆裕帝身边最亲近的宦官王公公走了出来,极圆滑的以庆裕帝身体不适为由想将太后挡回去。

母亲吃了儿子的闭门羹,这世上哪里有这种道理。太后自然是气不过,你把我挑好的孙媳妇转头给了别人这件事我还没找你算账呢,你居然还给我闭门不见。

太后气急,居然有了硬闯乾清宫的意思。王公公一看挡不住,立刻就回去禀告庆裕帝。

庆裕帝此时正在细细思索太后同郭天峰的这件事,哪一朝都有太后豢养男宠的事情发生,就是和外臣牵连,也并非没有过先例。可庆裕帝还是万万没想到,自己的母亲却成了他这一朝秽乱后宫的太后。

庆裕帝平复了几天,才终于从自己母亲同外臣有染的这件事缓了过来。这件事对于庆裕帝来说真的非常复杂,要说让他去斥责母亲,他的确做不到,先皇去的早,太后一个人独守空闺了二十多年,一时寂寞……庆裕帝也不是不能理解。

如果太后找的这个男人是个寻常男宠,什么伶人戏子的,庆裕帝没准真的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将这件事放了过去。哪一朝都有太后豢养男宠的事情发生,庆裕帝就算不满太后这种行为,但是碍于母子情面,他估计连戳破的事情都不会做。

可偏偏这个人是外臣,还是外臣里颇有权势的郭天峰。庆裕帝并不太能接受郭天峰做了自己母亲男宠的这件事,庆裕帝本就多疑,太后和权臣有染,安知其中会不会有什么阴谋?

庆裕帝不会怀疑太后,但他怀疑郭天峰,他怀疑郭天峰会不会诱导了太后去替他做一些事情。庆裕帝越想,心里的疑团就越大,疑团如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庆裕帝便坐不住了。

他为了消减自己心中疑团的第一个举动就是改了许锦言的那桩婚事,张正不是想娶许锦言么?那就让他娶算了,反正许锦言那小姑娘,姿色也没多出众,有时候猛然看那么一眼还怪瘆人的。

要是嫁给他的儿子,他还害怕儿子被许锦言祸害。张正虽然是他信任的臣子,他也担忧张正会不会被许锦言的荼毒,但是张正以死相逼要娶许锦言,他要是再阻止,说不定还没等许锦言荼毒,现在他就要失去这个得意的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