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海寇掠辽东(二)

是夜,尤芷(三)若(妹)梦中满是郡君的教诲和叮嘱,作为随军二十五个“医护兵”的带队,她绝对不会让郡君感到失望,不过她一直很奇怪的是,为何郡君在给她赐名“芷若”的时候,轻叹了一声“为何不是姓周“?

是夜,陈德、毛雄辉两人睡的不够深,前者是多年海上黑吃黑形成的警觉习惯,一有异样动静就能快速做出反击,而后者则是在一遍又一遍地推演、估算各种力量对比、攻守态势、战略及战术的细节,毕竟这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对清主动出击,谨慎一些总是没有错的。

由于没有光污染,远比二十一世纪璀璨的星辰终于在东方鱼肚白的晨曦中渐渐消逝的时候,毛雄辉的双眼也终于看到了黑压压的陆地。

辽东,我们来了!

————分割线————

弘光元年二月二十九,辽东半岛旅顺口,黄石咀登陆点。

“话说洪武四年,也就是二百七十四年前,太祖皇帝派马云、叶旺两位将军率军从山东蓬莱跨海,在此登陆收复辽东,由于旅途一帆风顺,故取名旅顺……”这段讲给士兵们说的话,毛雄辉印象十分深刻,不仅仅是因为两位将军中其中一位的名字,更是感慨王朝兴衰,此一时彼一时。

朱元璋、朱棣时期的明朝,曾经强大到不可一世的地步,即使是到了万历援朝时期,依然是四五万明军追着二十万日军打的远东霸主,可到了崇祯末弘光初的大崩溃时期,昔日的荣光早已不在,只留下无可奈何的衰落、荒芜与废墟……

洛英的话尤在耳畔,其中部分思想毛雄辉严重怀疑来自青阳子——“任何帝国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无论其诞生之时多么光彩夺目,仿佛拥有无尽的潜力,随着时间的流逝,利益集团的膨胀和国家机器的磨损,最终都会变成一个臃肿不堪的庞大废物……就十七世纪中叶已经踏在资本主义门槛上的中国而言,明朝灭亡不是悲剧,清朝建立才是悲剧……”

毛雄辉很庆幸于洛英虽然用了周王府郡君的身份,却没有把自己和已经寿终正寝的明朝绑定,这样他和她的势力完全可以把隶属明的污泥浊水和隶属清的凶残血腥一起净化掉,一个崭新而团结的政权才是对抗来自沙漠深处的终极黑暗的前提……他从对未来的憧憬和紧迫感中脱离,把目光投向迫在眉睫的海路袭清计划,让毛雄辉失望的是,存在于想象中的“炮舰轰城”……确实只存在于想象中。

旅顺城……或者按照明朝的官方叫法呼为金州中左所,距离海岸仍有数里的距离,而从城侧流过的河流不仅水深不够,还漂浮着巨量的冰凌,并不适合海船继续深入。从黄石咀登陆、抵达旅顺城下需要一段时间,而这段时间中,海盗联军全程是暴露在清军斥候的眼皮底下的。

大批海寇来袭……金州中左所戒备……向金州方向求援,这是当下清军最符合逻辑的应对举措,而金州方面得到消息后,信使快马向盛京求援到盛京将军派兵南下迎战需要的具体时间目前不明,但可以确定的是,留给海盗联军的时间并不充裕,如果打成消耗战,不但无法得到劫掠收益,实力大损甚至全军覆灭都不是没可能。

荒芜……这就是在黄石咀登陆后,毛雄辉的直观感受,这种荒芜不仅仅是小冰河时期开春延迟的缘故,更多的是——如此之低的人口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