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一方的喊杀声第一次压倒了对手,而本着“大力出奇迹”、“数量多了也就成了质量”等原则,赵应元的部队也被打的连连后撤,但这种“优势很大”只是暂时的幻觉,当“天火”降临的时候,战场上的局势又是一变。
没错,天火,从飞天眼上投掷下来的火球。当初负责监视的五个飞天眼已经降落去补给,而升起来的五个新的飞天眼上,除了乘员外,最多的就是浸过油的草绳团,也就是所谓的“火流星”。由于清军占据了差不多半个汉城,在加上偏南风的帮助,这种看似笨拙的投掷纵火其实能波及到很大的一片地方,而且虽然真正的伤害不算高,但视觉效果相当出色,对于那些没有空袭概念的清兵和鞑棒子来说,心理打击效果甚佳。
于是乎又有山寨版“自爆卡车”,又有更山寨版“基洛夫空艇”,怎么看怎么像山寨红警2,还是古代od的奇葩战斗就这样持续下去。天上飘的五个飞天眼投弹完毕,降落补给,之前的五个又飞了上去。两批飞天眼如此循环往复,在进行到第三次循环的时候,清军那边终于撑不住了。
“不是奴才不努力,奈何逆贼花招多啊”,这是翟洪的说辞,也是大部分清军甲喇章京、梅勒章京的说辞。他们确实各种招数都用上了,却始终跟不上伪明逆贼的套路。双方的兵力比是三比一,但战损比是远远超过了三比一。这样下去是不行的……越是消耗,就越是不利!当昂邦章京硕詹无可奈何地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好一声心有不甘的“撤!”
————分割线————
六月初五,废墟、灰烬和死尸充斥的战后汉城。
此战来援的镇江侯军队死三百一十二人,伤九七百五十七人,与此对应的是清军那边抛下了至少三千八百七十九具的尸体。至于鞑棒子和镇江侯军队这边的朝鲜仆从军伤亡,还有汉城百姓的伤亡……统计就没有那么精确了,反正这一仗发下来,朝鲜人这边死的人在三万到五万之间,对于“儿朝鲜”的“统治者”李淏来说,这并不是一个不可接受的数字。
毕竟自己活下来了,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李淏现在不关心有多少官员回来重新组成朝廷,也不关心他爹貌似被捉情况下他自己的身份算什么之类的问题,因为他知道这属于关心了也没用,老老实实地当傀儡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相比于心安理得地当傀儡的李淏,正在清军押送下前往开丰的李倧心情则悲催的多。这种悲催不仅仅来自硕詹的侮辱,更来自对自己“名声”的担忧——李倧已经快五十了,身体又不好,怕是时日无多,而他之后在史书上就是一个被鞑子轻易抓捕的大废物、大昏君,倒是他的儿子因为站对了队,说不定会有个中兴之主的好名声。
唉声叹气的李倧并非现在军中心情最差的人,硕詹才是,汉城一战的惨重死伤并非问题的全部,而是他意识到以后要面对两个棘手的敌人——一是当初作为剿灭目标的皮岛海寇,二是从海路来援的伪明逆贼,后者远比前者更加精锐,也更加强大,如果说前者是一个劲儿地避免主力正碰的话,后者则是毫不顾忌的“不要怂,就是干!”两个敌人中任何一个都这么难缠,偏偏是两个一起出现,这让他如何是好啊……
话又说回来,这样天硕詹的心思全在汉城的战事上,并因此丢失了“皮岛海寇”的最新消息。他并不知道这群海寇现在是在平安道、黄海道,或者是其他什么地方抢掠,不过他非常希望这群贼寇还在朝鲜境内。毕竟朝鲜人死多少都没有什么问题,而大清那边在经历了长久的战争损耗之后,已经可以说死不起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