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生在这帝王家又有几个不可怜呢?
伏玉说完这话忍不住笑了一下,继续朝着那缺口走去。
那缺口的位置其实格外的隐蔽,附近还有树木遮挡,加上天色昏暗,伏玉几乎是顺着城墙一点点试探到的。他转头朝着程忠露出了一个笑容,看了一眼程忠身上的内侍服,将身后背着的包袱拿了下来,从里面翻出两件粗布衣裳:“把这个换上,咱们就可以走了。”
这两件粗布衣裳是伏玉拿了银子从御膳房那个内侍手里买来的,他跟程忠这一身太显眼,逃出去也会被人发现。两个人在角落里迅速地换掉了身上的外袍,重新束了发,看起来倒有那么几分像宫外的人了。
伏玉朝着程忠挤了挤眼睛,面上满是笑:“忠叔,准备好了吗,我们要走了。”说着,就要伸手去推堵在那缺口上的石板,然而他只推了一下,就听见身后传来西西索索的声音,他整个人一惊,猛地回过头,朝四下里张望,然后就看见躲在树荫下的一个瘦小的身影。
“出来!”伏玉低喝。
那个身影似乎是犹豫了一下,才慢慢地从阴影里走了出来,站到伏玉面前,露出一张满是戒备的小脸,瞪着伏玉还按在石板上的手:“你们是要逃出宫?”
伏玉这才认出来这少年是谁,他面带疑惑地扫了一眼他身上的内侍服饰:“你居然是个内侍?”
少年没有回答,依旧锁着眉头,固执地重复道:“你们是要出宫?”
对上他那瘦小的身体和脏兮兮的小脸,伏玉总觉得他有点可怜,也不自觉就降低了警惕,直白地回道:“是。”
少年面带不解:“可是你不是皇帝吗?你为什么还要逃走?”
“不逃走等贺鸿仪来杀我吗?”伏玉随口道,“你又是偷跑出来的吧?哎,你到底是哪个宫的,叫什么名字?”
“苍临。”少年低声回道,他垂下眼帘看了一眼自己的脚,又抬起头来对上伏玉的眼睛,“带我一起走。”
伏玉睁大了眼睛看着他:“凭什么要带你这个拖油瓶?”
“因为贺鸿仪如果进宫了也会杀了我。”苍临回道,“还因为,如果你不带我走,我现在就喊人过来抓你们。”
第八章
贺鸿仪的大军气势如虹,将都城围了已有两日,没有任何人能在这种时候离开都城,贺鸿仪甚至还命人作征讨檄文射至城楼上。在檄文中,他痛斥陈氏兄妹数宗罪,言明自己此次征讨只为除掉陈氏兄妹,保南夏皇室血脉。
伏玉坐在龙椅上打着呵欠看着下面争论不休的朝臣们。半个时辰前,他被人从睡梦中叫醒,只因为陈太后见到了征讨檄文要与朝臣们共同探讨退敌之策。
但半个时辰过去了,伏玉也没有听到一丁点的计谋,倒是愈来愈多的人开始游说陈太后开城投降,将贺鸿仪迎进城中,以换得一条生路。
伏玉微微侧过头,隔着珠帘他看不清陈太后的脸,但可以想象那张脸上此刻是如何的气愤。只是现在陈原不在城中,陈太后毕竟久居后宫,对朝堂之事并不是十分了解,原本还指望这些朝臣这么多人或许还能凑出什么好办法,结果却都是一些贪生怕死的废物。
珠帘碰撞一起发出清脆的声响,下一刻陈太后掀开珠帘径直从里面走了出来,她站在御阶之上,俯视大殿之中的所有人,冷冷地开口:“众卿的意见哀家都听到了,哀家原本以为众卿会有更好的办法,但现在看来如若不是顾忌这殿外的禁军,众卿恨不得立刻绑了哀家出城投降吧?”
大殿上一片寂静,跟着诸位朝臣纷纷跪倒在地:“臣等惶恐,臣等无能,臣等愿为太后与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陈太后静静地凝视他们,良久,面上突然浮现出一抹冷笑:“既然这样,那诸卿就留在宫中为哀家与皇帝分忧吧。”说着她一摆衣袖,“来人,将这武英殿看守起来,保护好列位大人的安全。”
说完,在众位朝臣各种各样的目光中头也不回地离开了武英殿。
伏玉在龙椅上坐了一会,发现所有人的目光都盯在自己身上,只觉得不舒服的很,他舔了舔自己的下唇,回想了一下刚刚陈太后似乎并没有要他也留在这武英殿,便慢慢起身,对着一众朝臣微笑道:“列位为朕分忧着实是辛苦了,吩咐御膳房,今日晚宴一定要好生准备,切莫怠慢了诸卿。”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吞吐道,“朕,朕宫里还有事,就先回去了。”
说着他抬手扯了扯程忠的衣袖,目不斜视地出了门。等到再也看不见殿里的那些人,伏玉才缓缓地松了口气,小心翼翼地又回头看了一眼,才拉着程忠的快步向前走去。
伏玉出来的匆忙,只带了程忠跟两个侍卫,出了大殿才发现那两个平日里几乎寸步不离的侍卫居然没了影踪,倒是守在武英殿门外的侍卫看了伏玉一眼,道:“陛下,太后说现在都城守军却人手,就将您的贴身侍卫征用了。”
伏玉愣了一下,将到了唇边的笑意硬是收了回去,点了点头:“朕知道了。”
知道走过了路口,伏玉强忍的笑意终于彻底露了出来,他轻轻扯了扯程忠的衣袖,小声道:“忠叔,没人跟着我们啦。”
程忠看见他的样子也忍不住勾了一下唇角,但想到这毕竟是在外面,还是低声回道:“我们还是回宫再说吧。”
两个人刚走到长乐宫门外,突然看见一个人抱着一个包袱从里面走了出来,边走边鬼鬼祟祟地朝着四周张望,伏玉皱着眉头仔细看了一眼,发现这人是他宫里的一个内侍,看这个样子大概也是听了不少的谣传,觉得宫里不安全的紧,想要趁乱逃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