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十章 回到书院

女书生gl 人皮客栈 1832 字 2024-04-22

踏进癸字房,只见佳木茏葱,花草烂漫,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泻于石隙之下。

书院之美,唐朝著名的诗人贾岛曾经这样形容:在《田将军书院》一诗中,这样描写田将军书院内的美景:“满庭花木半新栽,石自平湖远岸来。笋迸邻家还长竹,地经山雨几层苔。”

而寇淮认为,应天书院的庭院景色,比之田将军书院有过之而无不及。

寇淮请郭凯复和孟阳在书房坐下,她自去放行囊。

“小弟先恭喜寇师兄喜获小三元。”孟阳是个坐不住的性子,见寇淮坐下来就迫不及待的先说。

“恭喜师兄。”郭凯复似乎更为激动,但是因为他的性子,表现出来就是他不为所动。

寇淮了解他,也没有其他想法。

“师兄,你是不知,郭兄其实也是秀才了。”

寇淮诧异的看向郭凯复。

郭凯复羞红了脸,磕磕绊绊的说到:“不算什么。不算什么。父亲让我下场一试,吊车尾中秀才,也是运气。”

说完脸色一正,向寇淮行大礼道:“多谢寇师兄指点,小弟这才过了童生试。”

寇淮其实也没做什么,就是看了书院里关于童生试的卷子以后,模仿着每月给三人出一套模拟试题,再告诉郭凯复和孟阳,可以在家建立一个小黑屋,模拟考试。只是没想到效果这么好。毕竟科举之难,似于上青天。着说法夸张了些,但也看得出来它的难度。

孟阳也随着作揖行礼。

“不瞒寇师兄和郭兄,有您二位明珠在前,小弟明年也打算下场了。”

寇淮回礼,拍了拍孟阳的肩膀。

“师兄等你旗开得胜。”

孟阳得到寇淮的鼓励,激动的说不出话来。

郭凯复也开心的学寇淮拍拍孟阳肩膀。

“小弟二人先告辞,晚上给师兄接风洗尘。”

“多谢两位师弟。”

寇淮接下来要去见山长,所以也没多留他们两位。

寇淮沐浴更衣,洗去一路尘土。

应天书院的山长,姓陆,名熹。除官前曾任翰林院学士,官位不算显要,学术上也无师承,但他融合孟子“万物皆备于我”和“良知”、“良能”的观点,所谓心既是孟子所说的我,认为我生万物生,我死万物死。提出“心即理”的哲学命题,形成一个新的学派——“心学”。

陆熹自开应天书院以来,“每开讲席,学者辐辏,户外履满,耆老扶杖观听”,实为奇观。

“见过先生,见过大人。”

寇淮前来拜见陆山长,只是山长有客人,本来打算再外面等等,没想到山长把她叫了进去。

寇淮一进门,坐中除了陆山长,还有一男子,大概三十五岁的年纪,面如冠玉,仪表堂堂,好一位令人折服的男儿!着锦鸡补子,这是朝堂正二品大员了。

“多谢陆大人这几年对小儿的照顾。”

男子洒脱的向陆熹行了个半礼,也可看出他的傲气,这人于他有恩,也只值他半礼。

陆山长忙起立:“哪里哪里。”

陆山长慈祥的拍了排寇淮的肩膀,与有荣焉的说:“寇淮,见过你父亲,老夫知道你低调。但是也不用特别瞒着。”

寇淮呆站在门边,心里波涛汹涌,无从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