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能与三哥哥在一起,我情愿下十八层地狱!母妃,您便网开一面,成全……”
“啪!”
淑静太妃重重的一巴掌,甩在了女儿脸上。
她双目瞪圆,愤而起身,居高临下地指着湛莲喝道:“你要是想叫我死,便厚颜无耻地成婚去!”
“母妃,孩儿不敢。”湛莲捂着热辣辣的脸站起来,痛也不敢流泪。
“你不敢,我看你没什么不敢!你只管记住,若你一意孤行,你们二人成婚之日就是我的祭日,只是你也莫要到坟前来拜祭我,我绝没有你这样不知羞耻的女儿!”
“母妃,您莫恼怒,孩儿知错了,您若是不点头,孩儿绝不敢与三哥哥大婚。”湛莲害怕母妃再次自寻短见,急急叫道。
淑静太妃胸膛起伏,听了这话才稍稍敛了怒气,她犹带不信看她,“你愿意听我的话了?”
“孩儿这就去与三哥哥商议!”
太妃道:“你莫要哄我,回头又叫天家来压制我。”
“孩儿怎敢?”湛莲心中叫苦,她原心存愧疚,又见妃这般绝决,半句也不听她的,真真不知当如何是好。惟有先安抚其心绪,再做打算。
湛煊见了如今形容憔悴的前皇后全氏,心中并无丝毫波澜,只如同审犯人一般审问她与太妃之间干系,全氏原抱了一丝幻想,以为皇帝终于念了旧情召她觐见,谁知竟不过拉她来审问。她垂着头不知想些什么,只用最简短的话语答了。
明德帝听全氏回答得合情合理,无一丝令人费解,挥退之后仍旧皱眉。
顺安见状,小心问道:“陛下,您还觉着哪儿不妥么?”
“朕也说不上来,总觉着有些蹊跷……去,找些全氏以前的近侍过来。”
“陛下,全氏曾经的奴婢太监们被杀的杀,赶的赶,其余的不过扫地洒水的,恐怕不知道什么。”
“她以前的贴身丫头都不在了?”
顺安小眼转了两转,忽而记起一个人来,“对了,全氏的贴身大宫女雁儿原是被莲花殿下下令打罚,还留了一口气关在牢中,全氏东窗事发,竟是把她给忘了,她这会儿大抵被移至宫外大牢里去了。”
“去,把她给找来。”
顺安领命而去。
明德帝又寻思片刻,这才静下心来批阅折子。不出一柱香,湛莲派了人来,说是记起公主府还有杂事,便径直回府去了。湛煊一听,便知恐怕是受了委屈,想去寻她,听闻她的马车此时恐怕已出了宫外,又有臣子带急奏而来,惟有作罢,打算夜里出宫去安抚娇人。
天色渐变,湛煊阖了奏折,扭了扭僵直的脖子,伸了伸腰,正要问顺安为何人还未带到,却听来禀说陈墨姑娘求见。
“陛下,老奴派人去查了,着实不知有甚古怪之处,想来太妃单是因您与莲花殿下是兄妹,故而……”
“那你说说,为何太妃已知全雅怜是莲花儿,还一直不作声,也不相认?”
“这……兴许是太妃尚不相信这离奇之事,不敢擅下断言。”
“既不敢擅下断言,又为甚那日跑来就与莲花儿对质?”
“这……”
湛煊眉头紧锁,沉吟片刻,“太妃近日来作了些什么?”
“回陛下,太妃娘娘如今几乎足不出户,白日里全在佛堂渡日,夜里早早歇了,谁人去也不见,只偶尔打发奴才去冷宫照料全氏。可怜莲花殿下每日在殿里头守着……”
“等等。”明德帝忽而打断他的话,“她派人去照料全氏?”
“正是,”顺安躬身道,“太妃娘娘心慈,自全氏被打入冷宫后,她老人家顾念旧情,时不时地会打发人去看望全氏。”
淑静太妃为人和善是后宫皆知的,前皇后全氏向来对她敬重,她打发人去看她倒也无可厚非。
“良贵妃在冷宫时,太妃也常常派人去探望?”
“这……奴才不知,奴才这就叫人去打探打探。”顺安略一思索,“不过太妃娘娘对全氏的确很是不错,陛下您将全氏打入冷宫,不正是太妃娘娘头一个出来反对?自那后她还一直逼着莲花殿下向您求情,不顾全氏本是想害莲花殿下,只说二人是为嫡亲姐妹,怎有隔夜仇恨云云。”
“还有此事?”湛煊错愕。
“这些都是莲花殿下与奴才讲的,殿下定是被太妃娘娘说多了闹心,因此与奴才碎嘴两句,殿下又怕惹陛下您烦心,因此又不叫奴才与您多嘴。”
这的确像是莲花儿做的事儿。湛煊既宠爱又无可奈何地叹一口气,又将念头转了回来。
淑静太妃虽一心向佛,却也是个在深宫生活多年的妇人,她岂会不知宫中险恶?况且他废全氏之事证据确凿,她又为何一口咬定全氏无辜?当初他将良贵妃打入冷宫时,她的确也是置身事外不发一言,理论起来,良贵妃与全氏对待太妃并无二致,太妃到底因何故厚此薄彼?更何况眼下太妃自身烦恼深重,竟还有心思想着冷宫的全氏?全氏究竟做了什么,让太妃另眼相待?
明德帝沉思许久,让顺安去将冷宫里的前皇后叫来。
这厢湛莲亲自提着腊八粥到了宁安宫。
淑静太妃忽而对即将成为皇后的康乐公主冷脸的事儿早已传进了后宫主子的耳里,前廷也从内苑也得知了消息。
倘若说还有谁人能阻止康乐公主为后,此人非淑静贵太妃莫属。并非她是先帝妃子,后宫中难得辈分大的长辈,而仅仅因为她是永乐公主的生母。虽然自立后圣旨下了之后,天家对康乐公主愈发疼宠,绫罗绸缎金银珠宝源源不断地赐进公主府,但有心人仍知任何人都比不过已逝的六公主在天家心中的份量,如若太妃还能藉着永乐公主的影子说得了话,康乐公主为后之事便就还不能盖棺定论。
湛莲一路走来,见朝她行礼的宫婢眼中都带着些许古怪,更加心绪难平。
太妃早已进了佛堂,湛莲央求洪姑姑进去通报,洪姑姑自知眼前的康乐公主正是太妃自尽的心病,却也架不住她日日过来的真诚,头一点请她先在外头坐着,自己轻轻地往佛堂走去。
湛莲原是不抱希望,听得去而复返的洪姑姑请她进佛堂,反而一时愣住了。她痴讷了好一会儿,才如梦初醒,赶忙叫婢子去将粥食热了,这才双手端着放置腊八粥的银盘往佛堂而入。
不小的佛堂里头惟有淑静太妃跪在佛前,湛莲低头行至太妃身侧,双膝下跪,将粥食高举过头,弱弱唤了一声“母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