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异性效应

休息大厅的大灯关掉,只有几个角落的壁灯发出昏暗的光。

相对于外面的狂风呼啸,大雪飘飘,休息大厅无疑是一个安乐窝、安全岛,一个可以放心栖息的中转站。

出门在外,不比在家里,能有这样地方蜷伏,已经是不错了。

张伟睡得很浅,睡眠细胞也就是用了大脑表皮这一部分,深处的细胞还处于微微的兴奋和躁动之中。

虽然张伟身体很疲劳,但是大脑总是不能沉沉安静,总是不能从容平息,总有些不踏实的因素在搅动。

张伟迷迷糊糊地闭着眼睛,脑海里又出现了伞人姐姐的身影,背对自己,窈窕而苗条,这背影感觉好熟悉,可是怎么也想不起在哪里见过,只能依稀在梦中回忆。

张伟仿佛依稀看见自己和伞人姐姐一起伫立在三亚的天涯海角,在爱情的见证面前凝望无边的蓝天和海洋,在柔若细粉的沙滩上漫步嬉戏……走累了,两人坐在沙滩上,任海风吹拂着自己的头发和衣角,呼吸着咸湿的海风,伞人姐姐轻轻把脑袋放在自己腿上,柔柔静静的闭上眼睛,甜甜地进入了梦想……

张伟的心像浮在云朵,身体像陷入棉花,心潮起伏,思绪澎湃……

张伟朦朦胧胧间听见有悉悉索索的声音,好像有人在自己跟前活动,睁开眼睛一看,两个和自己年轻相仿的青年,一个穿黑羽绒服的站在自己前面,背对自己和陈瑶,另一个穿蓝羽绒服的正蹲在陈瑶前面,手在陈瑶的军大衣口袋里乱掏,一会军大衣口袋里放的手机被掏了出来。蓝羽绒服把手机递给站着望风的青年,贼手又开始慢慢解陈瑶军大衣的扣子,准备把手伸进里面去掏棉衣的口袋。

两人配合地十分默契,蓝羽绒服心安理得,表情认真而轻松,不像是在行窃,更像是在做一件工作。

妈的,见鬼了,回一趟家,进了自己地盘,先遇见砸竹杠的,又遇见明火打劫的。

眼看那只黑乎乎的贼手要伸进陈瑶的军大衣里面,张伟不做声,轻捷迅速一伸手,轻轻而有力地抓住了那只贼手。

蓝羽绒服小偷一愣,看张伟醒过来了,若无其事,脸上丝毫没有紧张的表情,晃晃脑袋,咧嘴一笑,轻松地想站起来走人。

黑羽绒服听到动静,也回过头,看张伟醒了,对蓝羽绒服晃晃脑袋,示意走人,去别的地方。

他们之所以这么心安理得是有原因的,都是南来北往的外地人,谁也不敢惹事,就是发现了也不敢声张。

蓝羽绒服一用力,想把手缩回来,却没缩动。

张伟用力握住他的手腕,紧紧盯着蓝羽绒服,又转向黑羽绒服的口袋,把头一晃,示意他把陈瑶的手机拿出来。

黑羽绒服大为意外,这人吃了豹子胆,竟然敢把大爷到手的东西要回去。

黑羽绒服微微一笑,把手伸进口袋,摸出的不是陈瑶的手机,却是一把弹簧刀,一按开关,“啪”,雪亮的刀子弹出来,又一按开关,“嗖”,刀子又缩回去,如此两个来回,炫耀地向张伟示威,意思是你老老实实放手,这手机给你没收了,充公。

蓝羽绒服也用讥讽的眼光打量着张伟,又开始用力往回缩手。

这会他们都没有说话,无声地进行较量。

陈瑶睡得很香,全然不知正在发生的这一幕。

张伟抓住蓝羽绒服的手突然一松,手顺势一用力向外带,蓝羽绒服被猛地一拐,直接倒后2米倒在地上。

趁此机会,张伟急忙把旁边叠好的毛毯拿过来,轻轻抬起陈瑶的脑袋,把毛毯当枕头放在陈瑶脑袋下面,又轻轻放好。

陈瑶呼吸很均匀,太累了,睡得很沉。

蓝羽绒服站起来,大为恼怒,和黑羽绒服对视一眼,点点头,冲张伟招招手,压低嗓门但又狠狠地说:“兔崽子,出来。”

一听口音,不是山东人,应该是山东北面的人。

陈瑶也学着张伟的样子来回搓手:“这就叫异性效应,是不是?哈……”

张伟一般正经地转了转眼珠:“还真差不多,不过,当时来不及想是不是异性效应啊,只想着快速奔服务区。”

陈瑶开心地笑着:“现在还可以回味啊。”

“回味什么啊!”张伟拉拉陈瑶的衣服:“我们先去小吃部,喝点热饮,吃点东西,然后再做下一步计划。”

“走!”陈瑶把毛毯和雨衣收好,叠起来,和张伟一起去小吃部。

两人要了两杯热牛奶,点了两碗鸡蛋面,舒舒服服吃下去。

“好舒服,”张伟拍拍肚皮:“温饱乃生存之本啊,怪不得我们国家老是说最基本的人权是温饱问题,是生存权,有道理,他妈的美国佬天天饿不着冻不着,老是指责我们人权问题,真是吃饱了撑的,闲扯淡!”

陈瑶微笑着看着张伟,比划着自己的双手:“咱这双玉手要不是借助你的小棉袄和胸口,估计也得冻坏了,也危及到手的生存权了,嘻嘻……”

张伟看着陈瑶的脸色变得柔和而红润,很高兴:“吃饱了?”

“饱了。”

“暖和了?”

“暖和了!”

“那好,”张伟站起来:“我们去超市看看,弄两件衣服穿,我看外面那些人穿的那些新军大衣,估计是从超市弄出来的,在这里,救济站是不可能有的。”

“好,去看看。”陈瑶也站起来。

两人去了超市,一看,哇塞,很多军大衣啊,都是新的。

这超市真是会做生意,赶在暴风雪之前,弄了一批军大衣,挣发了。

一问价格,500元一件。

晕死,外面一件军大衣也就100元一件,这里发暴雪财竟然卖到这个价格。

买军大衣的人不少,即使再贵也要取暖啊,只能乖乖被宰了。

当然也有一些人提出异议,南腔北调的声音此起彼伏,抗议价格太贵。

卖军大衣的是一小伙子,当地人,操着一口典型的山东口音,很霸气:“怎么了?我么就是卖这个价格,爱买不买,不买滚蛋!”

强龙难压地头蛇,那些外地人即使被人家骂着,无奈不能和暴雪怄气,也都还是乖乖买了下来。

看到自己的老乡如此痛宰外地人,如此奚落外地人,张伟脸上感到发红,一阵阵羞愧。

等买军大衣的那几个外地人走开,张伟摇摇晃晃过去用当地话对他说:“兄弟,我要2件军大衣。”

本地话就是管用,那小伙一看张伟人高马大,脸上表情又吊儿郎当,马上换了个态度:“好的。”

“多少钱一件?”

“500!”

“我靠!你砸杠子啊,”张伟摇头晃脑:“你怎事?看爷们好欺负?在我家门给我弄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