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嫣然邂逅

魏三娘失落的紧,不过也不好在这儿白等着,正好趁机先把正事办了。

她们现在到的是大同偏偶的一处镇子,比起乡下很是繁华,街头巷尾处处都是人来人往,耳边荡着悠长的叫卖声,鼻尖弥漫食物的芳香。

山西人喜面,大多都是面食为主,但凡是面,在他们手中可谓是做出了花来,什么洋芋擦擦,不烂子,揪片,莜面窝窝,琳琅满目,勾的人腹中馋虫都快出来了。

既然要开铺子,就不能只做现有的那几样,毕竟在一个地方住久了,口味也会被慢慢同化。北朝的士兵偶尔也想尝尝大同美事,所以她都得了解了解。

看的累了,就找了个铺子,要了两碗削面。

“得来!”

高大的老板揭开锅盖,滚烫的沸水冒出了雾雾霭霭的白烟,只见他左手捧着一块儿雪白的面团,右手拿着柳刀,刷刷刷刷,面片似柳叶一样整齐有序的飞向沸水之中,一起舞蹈。

待那面片齐齐浮在水面之后,老板用一漏网捞起,放在碗中。又从几个碗中各抓一把葱姜末,最后将青蒜苗切的整齐,摆在上头,浇上一勺炖了一昼夜的琥珀色牛肉老汤,再来一勺红亮亮的油泼辣子,别提多美了。

只是看着,就叫人食欲大开。

李大郎自然是一碗不够的,又添了一碗,这才吃舒坦。

两人吃的肚儿圆,也逛累了,索性去牙行看起了宅子。

所谓术业有专攻,原本以为最费劲的事,没想到一下子就解决了。

按照她们的要求,牙行直接将魏三娘带去了城南的一处宅子跟前。

“这个宅子外面瞧着不大,可里头是别有洞天。一共有东西八间,更好满足了您需要的。说真的,就是地方偏僻了些,不然的话,可不可能八十两就买下来。”

说真的,魏三娘还真是一眼就相中这儿了。

城南的位置虽说现在看上去偏僻了些,可她毕竟是打算做北朝吃食,而北朝的官兵便驻扎在离这儿不远的地方。随着他们的到来,这里也会大批量的涌入不少北朝人。常驻人口也会让原本人烟稀少的南城逐渐繁茂,地价也会跟着翻倍。

只不过,那都是以后了,以现在此地的环境,八十两的确是有些贵了。

第21章嫣然邂逅

两人走后,魏三娘也不闲着,今儿她要进城去一趟。

依她猜测,这水田估计很快就能卖掉,倒是回头镇上的房子一时间寻不了那么合适的。再来,也是为自己的小馆子提前做点准备工作。

她换了一件蓝底白花的粗布大褂,地下是一条黑纹粗布的裤子,可镜子里面的少妇面皮白的透亮,乌发压鬓,一双眼儿自带笑意。想了想,又拽出一块儿花头巾,将自己脑袋整个包了起来,这才压住几分姣好容貌。

也难怪村子里的妇人看着嫉妒,说三道四,这都已经三十岁的妇人了,看上去却跟二八的姑娘一样,真真的叫人眼馋。

“娘,好了吗?”

“哦,来啦。”

想了想,又打开柜子,多拿了一串铜板装上,这才落了锁出去。

一出去,就瞧见李大郎已经套好了牛车,扶着她直接坐上去后,一抽鞭子,老牛慢悠悠的往前走。

这还是重生之后,魏三娘第一次出门呢。

她的眼睛跟不够瞧了一样,贪婪的望着这景色。

日头才刚出来,淡淡的金辉给整个村头镀上一层祥和的光芒。路边的柳枝抽出了嫩芽,绿的直逼人眼,那一丛丛的迎春花黄灿灿的分在两旁,不时还有几朵零星浅紫二月兰夹杂其中。黄紫相间,分外好看。

村子里的人都吃完了早饭,扛着锄头准备下地。走在阡陌小路上,不时能撞见,李大郎憨厚的打着招呼,她也跟着回应几句。

活着,真好啊!

魏三娘的胸口鼓鼓胀胀,似乎被一股激荡之情给充斥着,难以抒发。她的眼睛越来越亮,嘴角的笑容满的溢了出来。

引入戚大川眼中的,便是这般光景。

一个年轻的妇人,翘着脚坐在牛车上。尽管穿着是粗鄙的衣裳,可她眼底璀璨的星光和嘴角的笑容,都叫人忍不住侧目。

不知不觉,他竟然忘记自己还骑在马上,眼睛不自觉的跟着去看,一直到缰绳被身旁人使劲的拽了一下,才反应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