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嫩的小手止不住的摇晃,宽大的衣袖顺着滑落至肘间,李眉亦却丝毫没有察觉,仍然不住的摆着,满脸欢喜。

马蹄声越来越近,人影也越来越清晰。

当满面胡须的李泾之站在她眼前时,李眉亦不禁红了眼眶,抖着声音:“爹爹,你不是说去去就回,怎么这么长时间啊!”

李泾之的面庞明显黑了不少,可是双眼却是熠熠生辉,眼底是止不住的欣喜。

“呵呵,是爹的错,爹来晚了。”他摸着女儿的头——尽管女儿已经十六了,也在他眼中,依然是那个长不大的小女娃。

“本来,是要走的。可是你长嫂突然提前生了,我便多留了几日,吃过了满月酒才回来。”

“什么,琼华姐生了?”

李眉亦一听,顿时欢喜的很,将爹爹回来迟的委屈也抛到一边。抱着他的胳膊,止不住的晃着:“是给我添了个小侄子还是小侄女,白不白,胖不胖?是像我大哥,还是像我?”

这话问的傻极了,李泾之却笑起来:“是个小子,白胖白胖的,足足有七斤二两呢。眉眼处,像李家。不过那股子沉稳劲儿,倒是像你长嫂。”

“太好了。”

李眉亦真是为长嫂高兴:“这两年,爹爹和哥哥没回来时,家里一切多亏了琼华姐忙里忙外。这下一举得男,她的心事终于能了了。况且,还给勇哥添了个伴儿,这小家伙肯定高兴。”

勇哥是去年在金陵张氏新添的儿子,然而这个小家伙的出生除了给李家人带来欢喜之外,还有对阮琼华无尽的愧疚。

毕竟,她以一己之力,送出了小姑子和弟妹,而自己,却留在危机重重的京城。若非拓跋宏顺利登基,只怕,如今她的坟头已经草长三丈了。

对于这个儿媳,李家人除了钦佩之外,更多了几分的敬重。如今她成亲多年,终于诞下了孩儿,了却心中夙愿,比起阮琼华,李家人更是为她高兴。

第422章归来

书院离着她住的地方并不算太远,然而小妇人平日里进出多为马车,所以没走一会儿,便气喘吁吁。待到了书院门口的时候,额前背后都沁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儿。

抬头仰望天边,暮色已经渐渐将至。青砖灰瓦的宅院此刻静悄悄一片,连胸口的心跳都能清楚的听到。

魏三娘咽了口口水,调整呼吸后,握着铜环,开始用力的拍起来。

没一会儿,门分左右,从里面露出一张稚嫩的熟悉面庞。

童子颇有些不悦,似乎为她不客气的敲门而有些恼怒,说话声音也极为不客气:“你找哪个?”

魏三娘一瞧,顿时乐了。

这不是第一回带二牛来接待的那个小童子嘛。

她来是寻那不懂事的父子的,自然不会为难一个小孩儿,挑眉满声:“你们夫子呢,我寻他有事要问。”

童子一听,顿时要掩门:“夫子不在。”

“哎!”

魏三娘伸手拦住,不客气道:“小孩儿,乖乖去把你们魏父子叫来,没道理打孩子一时痛快,人家爹娘找来便不敢言语做缩头乌龟了。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你快叫他来,省的一会儿闹大了,谁脸上也不好过!”

童子一听,手上动作顿时停住,不可置信的瞪大眼睛上下打量后,这才笑道:“我还当是谁呢,是二牛的婶子啊。你来的正好,你若不来,我还要跑你家去一趟呢。”

魏三娘冷笑:“要是去我家道歉,只管叫那魏夫子来便是,你个小娃娃来作甚?旁人还当我欺负孩子呢。”

她一口一个孩子,听的童子十分不爽:“夫人,若是等我们夫子道歉,你只怕是打错主意了,实话告诉你,这二牛,我们书院是教不起,您还是趁早把他的被褥拿走,另请高明吧。”

“你这是什么意思?”魏三娘直接一只脚踏进门去:“打了我们,还要撵我们走?叫那魏夫子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