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娄筝,昨日刚刚搬来这院子。”
娄筝弯眉与少年打招呼,少年的脸更红了。
“我叫王勋,在万景茶楼做伙计,你……你要打水吗,我帮你。”
王勋急忙站起来。因为紧张,差点将洗衣服的水盆打翻,他不好意思地抓了抓头发,拎起身边的木桶。就给娄筝打了满满一桶水倒入了娄筝端着的小盆中。
少年虽然才十三四岁,可是个子却不矮,皮肤微黑,一笑起来,露出一排白白的又很整齐的牙齿。阳光活泼。
大宋朝男子普遍早熟,十三四岁离家出门独自打拼的有很多,王勋在鱼龙混杂的茶馆中做伙计,人其实很机灵。
“谢谢你,我去做早饭,一会儿给你送点儿。”
打了招呼,娄筝就端着水回厨房烧热,又趁着锅中热水,在蒸笼上热了昨天买的几个三鲜包子。
送了两个给院中那位教书的夫子,本想再送几个给那对挑夫父子。可是这对父子天不亮就到码头揽活了,不在院中,这夫子许是性格有些孤僻,平日里不大在院中活动,最后一起吃朝食的便只有娄筝与王勋。
厨房虽然不大,但是有一张很长的案桌,案桌旁边还放着几把半旧的木椅。
两人就着热好的包子和热水,坐在一起吃朝食。
王勋过了最初羞怯的时候,性子也变得放开了,娄筝经过这么久的磨练。处理这种与陌生人相处的情况自然也能应对自如。
王勋许是难得有机会与自己同龄人这么坐着一起吃饭,有句古话,许多感情都是从饭桌上才能培养的。
果然不假,两人一起吃饭。王勋又对娄筝印象很好,又都是差不多年纪的少年人,还是独自在外打拼的,难免就有了同病相怜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