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子瞬间就愣住了,转瞬发现了郝大通的不同。如果说入关前的郝大通虽然因为全真心法圆满的缘故,让整个人的外形显得内敛,但只是精通程度的招式却又透露出一股锋锐之意,有着一丝丝矛盾。
就好像苏志航当初下山的时候,虽然外表平平无奇,但是钱千海还是敏锐地发现了苏志航的不凡。虽然最后是因为苏志航经验不足让对方估计出苏志航的部分实力,但苏志航同样只是精通程度的招式也是一大诱因。毕竟,作为一方高手,钱千海可不是有功夫闲的蛋疼去注意每位拜访者是不是有脚步声的问题。
六子发现郝大通竟然与身旁的苏志航有几分相似,除了气质有几分飘逸外,完全就与普通人无异了,这说明了什么不言而喻。不过这些都不是重点,原本的郝大通虽然较为温和宽容,但一向都是庄重认真的,何曾有过现在如此轻佻的语气?而且语带炫耀之意,实在大异以往的形象。
还是马钰最先反应过来,隐约明白了点什么:“郝师弟确实收了一个好弟子,但是师弟似乎变了很多。”
郝大通也知道是自己性格上的转变有点大,打趣道:“师兄说错了,现在的我才是原本的性格,师兄一直没发现,看来师兄的眼力还是不够,需要锻炼啊。”通过与苏志航的精神交流,郝大通领悟的可不仅仅是招式精意,还有心态上的成长。
说实话,原本的全真七子,除了马钰原本的性格原本就温和敦厚外,其余的脾气都很火爆,心性不够自然影响到实力的成长,而像郝大通这样,平日里需要体现祖师威严,习惯性压抑本心更是十分影响武学上的进步。
回归本性后的郝大通竟然有了几分老顽童的感觉,当然,只是有几分相似而已。老顽童那没心没肺的性格其实也与本人跳脱的个性密不可分,郝大通的性格虽然有点活泼,但也没有那么夸张,并非每个修道之人都要做到老顽童那样才算是上乘。
。
虽说郝大通在苏志航的帮助下突飞猛进,但是这种飞速的进步也就顶多止步于b级了。当然了,这种情况可不仅仅限于武功一道,事实上,如今在各个方面都有不低造诣的苏志航能很清楚的感受到,一味遵循他人的脚步,能够达到圆满就已经是极限了,想要达到更进一步,达到宗师之境,无论何种方面,终究需要自己深刻的领悟才可以。
就像现在的苏志航自己,独孤剑冢中独孤求败的剑道传承已经走到了尽头,如何才能在达到圆满之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苏志航也心中有数。
想要成为宗师,至少要总结出自己独有的感悟才有可能。一味模仿他人,顶多算是“宗匠”,永远称不上“宗师”。
举个例子,为什么前人模仿各种动物创造的形意拳能够反虐各种动物?只要达到一定境界,猴拳暴揍野生猴子,少林虎爪手伏大虫等等并不困难,“学生”为什么能如此轻易地超过“老师”?
道理十分简单,虽然只是模仿,但是人类拥有比动物优秀得多的学习与创造能力,在模仿之中逐渐实现了超脱。
野兽虽然依靠着本能不断狩猎,但却不会反省与总结,虽然大自然赋予了它们无比优秀的本能,但这种靠着无数时光中血与泪积累下来的进化虽强,但野兽的这种无意识的积累实在太过缓慢,当人类有意识去研究模仿后,很快就能超越过去。
武学上的宗师就类似于此,习武之人没有谁没有练过前人的武学,但是越高深的武学就越会给习练者留下自己理解的空间,最多是引导习练者自己去思考,去领悟,而不是简单粗暴地禁锢后人的思维。所以,只有走出自己的道路才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