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忍母亲忧心,贾秀才点了点头,想着还是先答应再说,免得再加重病情:“好,等您能下床了,能做事了,我再去求院长。他若同意,我就到书院里读书去。”
“好,好儿子!”心中甚慰,贾母伸手拍了拍儿子的手背,然后接着又道:“从前娘羡慕戏文里的诰命夫人,你就说长大了一定当官给娘挣个诰命。儿啊,娘等着,等着你为娘请封诰命的那一天。”
纵然生活中有许多不如意,不容易,但贾母还是庆幸的,满足的。因为她有一个孝顺懂事的儿子,这是她一直以来都引以为傲的事情。
看到贾母粗糙以及长了老茧的手,贾秀才心里很难受。倘若不是因为他,他母亲其实可以不用这么辛苦,更不用千里迢迢的陪着他来京城。
情不自禁的握紧老母亲的手,贾秀才郑重其事的说:“儿子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一定!”
“好,好,好孩子,娘信你,娘信你!”抬手拂去眼角落下的泪水,贾母笑了笑。重新躺下说:“天不早了,要买的东西也多,你赶紧出去吧,早去早回!”
这时,隔壁邻居五婶子来了,见他们娘俩眼睛湿润以为出了什么事,忙上前道:“好好的这是怎么了,怎么哭了?”
贾秀才起身让座,笑了笑说:“正说要去找婶子呢,我要出去一会儿,麻烦婶子帮忙照看一会儿我娘,她一个人在家我不放心。”
五婶子把手中端着的碗送到贾秀才面前,和蔼可亲的说:“知道你要出去抓药我就过来了,这是中午包的野菜包子,原想着晚上抽空送过来的,谁知道我儿子提前回来了。家里孙子和媳妇由儿子照顾,我就赶紧送来了,你拿两个路上吃,我在这儿陪你娘说说话。”
贾母在房间里面听到,张口问了一声:“麟儿,是你吗?”
闻声,起身,贾秀才拉了拉身上的衣服,收拾心绪说:“嗯,是我,进来了!”
说完,贾秀才把写好的借据收入怀中,然后转身就向房间里面走去了。
房间里,贾母躺在床上,背靠着一床破旧又有些发霉的被子上,见儿子进来,忙道:“尚平走了?”
提起水壶贾秀才倒了一碗凉水仰头喝下,然后又拿过另外一只碗倒了半碗温水,送到贾母的面前说:“走了,邻居们都回去了。我一会儿把糙米粥煮上就去买药,娘,你想吃什么,我一会儿一起买回来。”
好不容易求得风九幽看病,又服下了护心丸,这次说什么都要把病治好。所以,银子不能省着,必须要买些补身体的东西给母亲吃。
看着被自己拖累的儿子,贾母甚是心疼,接过他递来的碗喝了两口温水说:“娘没什么想吃的,先买些粮食吧。先把借五婶的米还上,还有老张家的五个包子两张饼,一起买回来还了!”
从前没有银子还不起,如今有了,怎么都先还给别人。俗话说有借有还再借不难,今天还了也是为了以后能再借。
欠别人的东西贾秀才都一直记在心里,轻轻的点了一下头说:“儿知道,一会儿买了就送过去。另外,我再去买两包点心一块提过去,谢谢他们两家对我们的照顾。”
点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父亲对他的教导贾秀才一直铭记于心,片刻不敢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