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突然传来噩耗

霸道美女上司 雨阳 3363 字 2024-05-17

“三喜。”江凌赶到的时候,叫了我一声,这一声叫得我心里酸酸的难过,甚至想抱着江凌痛哭。

我不知道江凌为啥会陪着我回去看望我妈,是她对我的关心,还是我妈的安排。有江凌在一路上的相伴,我的心里多少有一丝丝的安慰和暖意。

“江凌,走吧,我把车票买好了。”

车上,我都在担心着妈的病情,就算是我和江凌多长时间没有见过面了,我都没有心情和她说话。江凌她能够体会到我的心情,她拉住了我的手,鼓励着我坚强起来。

到了镇上医院,我和江凌连家都没回,就奔去了医院。站在妈妈的病房门口,我的脚在颤抖,心里在紧张。

舅舅和姨妈守在妈妈的床边,床上躺着我,就是一生都在疼爱我的妈妈。

“三喜,进去吧,你妈妈身边需要你,我陪你进去。”

江凌帮我推开病房门,我在江凌的陪伴下,走到了妈妈的病床边。

“三喜,你回来就好。”这是我进去后,姨妈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我跪在床边,看着床上安静的熟睡着我最亲近的人,我心里的痛,难以抑制住我眼泪的滑落。

我真的怕妈妈就这么一睡不会醒来。

“妈,我回来了……”

我叫着妈妈的名字,希望妈妈知道我回来看望她,她能够快一点的苏醒。江凌也在床边,叫着我的妈妈,她的心里定会跟我一样的难过,担心。

就在短短的半天时间里,医生进进出出了好几次,我问了医生,我妈的这种病是叫美尼尔氏综合症,是因为休息不好或者压力大造成的突然昏厥,问题不是很大。

医生的话,让我心里多少得到了很多的安慰,只要妈妈的病情能够康复起来,我愿意用我的生命去换会她的健康。

我回到妈妈身边后,就让舅舅和姨妈回去休息,江凌非要留在医院里陪着,我这心里十分的过意不去。她和我没有任何的关系,知道了我妈妈生病住院,竟然会请假陪着我回家,还留在妈妈的身边照顾着她。

晚上八点二十五分左右,妈妈醒了过来,江凌和我激动得拥抱在了一起,我和江凌拉了妈妈的一只手,这一刻,我在妈妈的脸上看到了一丝甜蜜的幸福。

至于我和伍锦熙的这种模糊的感情,最后会是什么样的结果,我真的在这件事情上有点茫然。

伍锦熙推了一下我,说:”怎么啦?不愿意带我去见你的妈妈,你不想让我做你的女朋友吗。”

“不是这样的,我只是没有做好思想准备。锦熙,我先给家里打电话说说我们的事情吧,你知道我,我就只有妈妈一个人,她对我很重要,我还是想听听她的意见。”

“我知道你很孝顺,这事我尊重你的决定。三喜,我相信你不会伤害我的,因为我在深深的爱着你。”

“锦熙,给我一点时间吧,你对我的爱,我能感受得到。”

伍锦熙依偎在我的怀抱中,她从来对我都是体贴,在感情这件事情上,伍锦熙也没有给我多大的压力。反而是我自己内心里的矛盾在加深,在纠结,我的心里,始终在坚守着我对晴儿的爱情,我对她的那份爱的承诺。

但是,这一段时间里,苏晴给我发短信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周末也没给我打电话,我总会给自己找一些理由来安慰自己。一定是苏晴的工作太忙了,她忙过这一段时间后,就会像以前那样,和我亲密的在夜里倾诉着相思的感情。

我主动的去关怀着晴儿,一周至少给苏晴打一个电话,每天晚上会给苏晴发一个短信。有的时候,苏晴会给我回复短信过来,关心我的身体,问我的工作情况。

想我这样的话,苏晴说得少了很多。我隐约中,有一些不好的预感,我怕晴儿……

我不愿意去猜想这种事情的发生,要真的是那样,我会受到很大的伤害和打击。晴儿是深爱我的,她不会这么对我,我依旧保持着对晴儿浓烈的爱情,在短信中诉说着我对她的无比多的想念。

和晴儿发短信的时候,我把最近的工作状况也跟晴儿说了,她知道我在协助焦处长搞城市的路灯改造项目,就在短信中鼓励着我,说这是领导对我的器重,要我好好的去努力。晴儿还在短信中说,她不希望自己爱的男人每天就沉醉在爱情里,那样的男人,结果就是没有出息,只会享受男欢女爱的生活。

我知道晴儿的用心,她这是在敦促着我的努力,她需要的是一个真正的男人。是一个既懂得爱,又有奋斗目标的男人。

街灯改造工作正式开始以后,我忙碌的准备着各种资料,查询全国灯具生产厂商的资料,焦波把这些日常工作都交给了我来负责,他主要负责的就是和各区房管局的任务分配,以及规划哪些街区作为第一批的改造工程。多数的时间里,焦波都是在开会,所有的内部事务都落在了我的身上。

忙碌的工作中,减少了我对苏晴的想念。

二十一世纪初期,节能环保成为当下的一个热门概念,我在路灯改造的这个方案当中,把节能概念引入了规划当中。之前岭南市所有的街道路灯都是普通的白炽灯,不具备节能功能,我算是第一个把节能概念用到实际中。

写方案的时候,我把节能概念引入进来,也是源于广州一个朋友的建议。他是我的高中同学,目前在广州那边上班,知道我在搞城市路灯改造工程,就跟我说,沿海城市的路灯全部都用上了节能概念,建议我把这种概念用到岭南市,说不定会得到领导们的认可。

这是一种尝试,也是一种冒险。毕竟,改造这么大的一个工程,是全市领导都很关心的事情,也是领导们的政绩和面子工作。

一旦这种节能产品用在实际当中有什么弊端,我们市建委会成为第一个被市领导批评的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