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第42章 背后

盛宠医品夫人 琴律 2388 字 11个月前

有时候徐若瑾很想不通。

杨氏一心想要自己嫁去张家,把自己夸成花,可该下的绊子她也绝不吝惜的伸出脚。

难道她就不寻思下自己若出了大丑,张家岂不是更瞧不上这门婚事?

虽然自己不乐意嫁,杨氏做事的情绪实在让她觉得荒唐。

也难怪外人都瞧不起她,单是这点儿斤两,让人一眼就瞧个透。

更年期综合症,绝对的!

徐若瑾为杨氏彻底的定了性,也懒得在心底腹诽她。

徐耀辉终归是中林县的主簿,县衙的三把手,十月初一,徐家前往风桥山祭祖的消息传出,陆陆续续也有人筹备那一日的行程安排。

这并非是巴结徐家,要与徐家同行,而是打探好徐家祭祖的时间,避开同一时辰上山。

知道这个消息的还有李忠林。

李忠林并没有回家乡祭扫,而是找上了杨氏,要在那一日跟着徐家人一起上山。

“徐家和李家乃是姻亲,我既在徐家暂住,赶上祭扫之日总不能视而不见,理应上山给徐家老祖行上一礼。”

李忠林不容杨氏推辞,“除非是伯母看不起小侄,那小侄就无话可说了……”

杨氏张开的嘴又紧紧的闭上。

小人心,海底深,她虽然心底格外不愿,却也知道强行推辞,会让李忠林心里忌恨。

“这件事还需要与老爷商议一声,”杨氏找了一个由头没有立即答应,“会让下人们提前告诉你。”

“那小侄就等候吩咐了。”

李忠林一脸得逞的笑着离去。

杨氏咬紧了牙,低声吩咐黄妈妈,“那天你一定紧紧的跟在二丫头身边,另外把老大叫来,我有话要亲自叮嘱。”

哀叹一声,杨氏满脸厌恶,“就是个道貌岸然的搅屎棍,可别在那天闹出了事!”

徐若瑾感觉到杨氏的不满和敌意,可这件事真的与她无关,她都不知父亲为何会这样做。

她学酿酒虽是为了祭祀,可徐若瑾之所以闷头苦读,更多是为了发挥下自己药学特长,期望能将所学的知识施展一下。

对于祭祖之事,她上次听父亲提过就望至脑后。

可依着杨氏的话来看,好似自己图谋已久似的。

这事儿徐若瑾躺着也中枪,但想到自己酿的酒,徐若瑾微皱下眉头:“母亲,祭祖还有三天,可我酿的酒原本前日就应该拆开封坛,请方妈妈挑错,若是三天后再拆,就过了最好的时限,别让人喝出毛病来。”

“假惺惺的装什么样子?拿去祭祖的酒谁会喝?你是在咒谁死了山上见祖宗是吧?”

杨氏的谩骂让徐若瑾还不上嘴。

祭祖这事儿从没做过,实在不专业,她怎么就忘记是给死去的人用?

这骂挨的虽然委屈,但还真没错。

徐若瑾心底吐了吐舌头,转向正事,“那一共需要多少小坛子?女儿拿回去分装一下。”

“老爷对这事儿还没吩咐,你索性把酿好的酒都拿着,到时候由他和你大哥决定,不用你再插手了。”

祭祖乃是女人筹办祭品,行正礼之时,只有男人参加,女眷都要在祖祠之外等候。

徐若瑾也没什么多说的,又听杨氏絮絮叨叨的说了后日凌晨就要起身出门,她便带着春草去试衣裳。

衣裳做的正正好好,春草拿好了物件,主仆二人便回了院子。

“这事儿怎么总觉得不对劲儿?父亲怎么会突然用我酿的酒做祭品?母亲肯定不会主动说,难道是大哥和三弟?”

徐若瑾坐在屋中怎么琢磨都不对,“那也不过是前几日吃饭时候提过一句,大哥和三弟恐怕都不会在意吧?”

春草顿了下,走到徐若瑾身边悄悄提醒,“会不会是柳翠?”

“她?”

徐若瑾格外惊诧,春草不提这个名字,她都已经忘了。

“她被老爷收了房,现在是府中的柳姨娘,奴婢前天去大厨房,还遇上了她身边的红杏,红杏还特意问了问二小姐,说柳姨娘一直有心来看您,只怕夫人多心。”

“奴婢说二小姐如今在跟随方妈妈学中馈,酿酒,领了柳姨娘的情分,只聊了这么两句就分开了,回来一忙就把事给忘了,没跟二小姐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