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一更)

师心鸾还是不说话。

“如今你是北靖王府世子妃,出嫁从夫,即便你现在离开,也与武安侯府无甚干系。皇后再是跋扈,也不可无故发罪朝中公侯。”

她苦口婆心,说得很有道理。但师心鸾总觉得,师挽君必有隐瞒。

“小姑姑熟知其中利害,为何从前太子与我纠缠不清的时候,你不曾提醒?”

师挽君沉默了。

师心鸾嘴角微勾。

“我不知道小姑姑有什么难言之隐,但我很不喜欢莫名其妙的被人牵着鼻子走。所以很抱歉,我不能跟您离开。”

“心鸾。”

师挽君没想到她这么固执,声音微微提高。

“我意已决,小姑姑不必再说。”

师心鸾说完便从她身边走过,显然不欲在此事与她多做纠缠。

“心鸾…”

师挽君的呼唤在夜色里渐渐远去,师心鸾的心情却如这夜色般越来越沉。

“阿鸾。”

熟悉的呼唤将师心鸾飘远的思绪拉了回来。

“阿鸾,你若醒着,便应我一声。”

原来楚央久不见她出来,担心她又像上一次一样在浴桶里睡着着凉,故而有此一问。

师心鸾深吸一口气。

“我没事。”

她从屏风上拿了衣服,穿戴整齐后便走了出去,一眼就看见站在门口的楚央。

屋子里灯火悠悠,垂落的珠帘打在他脸上,依稀可以看见他的目光,正落在自己身上。

师心鸾忽然想起,之前她怀着满腔沉重心情走出侯府,便看见他负手站在门口。门前高悬的灯笼将他的等待的身影投射在地面上,像是一个永恒不变的承诺。

他回眸之时眼中忐忑讨好尚未消退,那一刻他眼中倒映的只有她的影子。以至于彼时怀着那般复杂心境的她,问出了那样一句话。

事后想起来,有些可笑。但随即她又发现,来到这个世界数月,她虽尽量适应,也不乏有亲朋好友,真正遇到棘手的事情,却无人可以倾诉商量。

或许正因她处在困顿迷茫之中,抬头看见楚央等候的背影,心里某个角落被触动,才会有了那么不理智的询问。

可是她不曾忘记,他们这段婚约之始,并没有感情的基础。而他身居高位,又掺和党争之中。又如何能给予她客观的建议?

自嘲的笑了笑。

她走过去,“晚膳准备好了么?我饿了。”

隔着珠帘,楚央看清了她不断变幻的神情,她的眼神包含着太多情绪。如同上次在华云寺,他看不懂,所以他问了。

“刚才在想什么?”

“爷,您这般敏感,会让我觉得很有压力的。”

她善于以巧笑嫣然来掩饰自己复杂多变的心机城府,越是如此,就越证明她有心事。

楚央定定的看着她。

“阿鸾,我知你对我心存防备,也不指望你现在对我敞开心扉。但我觉得,有些话,我还是应当与你说清楚。”

他神情难得认真,“你是我的妻子,夫妻一体,从我打算娶你开始,便是想要与你过一辈子,无关愧疚和补偿。你或许不信,我也不会赌咒发誓。我答应过你不干涉你任何私事,所以你不说,我也不会强求。但你若是受了委屈,我也不会坐视不理…”

“楚央。”

师心鸾忽然打断他。

楚央一顿,面带微笑,“你说,我听着。”

师心鸾看着他的眼睛,这个人,从初始便让她看不懂。他极其擅长以玩世不恭来掩饰胸中万千沟壑,即便她得到他的本质,却仍旧会迷茫费解。

“如果当初那个人不是我,你还会如今时今日这般对我么?”

这话在旁人听来或许有些莫名其妙,楚央却知道她指的是十二年前那桩旧事。

“我…”

“收起你的放荡不羁和玩世不恭。”师心鸾微微一笑,“想让我相信你,那咱们就各自放下所有的伪装和猜忌,开诚布公的谈一次。敢不敢?”

她仍旧言笑晏晏,眼中如山间雾峦,朦胧秋意看不真切。

楚央看着她嘴角微微上扬的弧度,旋即也跟着一笑。

“我决定娶你的时候,对你并无任何愧疚。今时今日对你的所有纵容和尊重,都是因为,你是我选定的妻子。”

楚央在门前守着,估摸着自己那老丈人定是要叮嘱媳妇三从四德之类,恐是得耽搁些时间。想象一下媳妇一面微笑着应承一边在心里腹诽,回头指不定还得对自己冷嘲热讽一番。

为灭媳妇怒火保证自己榻上之地,得是好好哄劝一番,不然今日这一遭可就付之东流了。

正想着过几日清闲了带她去郊外踏青,思虑方起,便听得脚步声传来。

咦!怎的这么快?

而且听起来颇为沉重,似有烦躁之意。

难不成老丈人耳提面命的过了?疾言厉色的教训了她一通?

世子爷一边在心中暗道老丈人多管闲事一边暗自懊恼刚才就该直接跟她一起进去。

如今她郁结之下必定迁怒自己,怎样哄劝大约都无济于事了。

回头看见她有些阴沉的脸色,那素来明媚幽深的桃花眼似沉淀了光泽,变得越发晦暗不明。

世子爷一见她这模样就在心里大呼哀哉,

这得是受了怎样的气才能气成这样?

心中如此想,脚步却不敢耽搁,连忙上前迎接。

“阿鸾…”

话音未落,师心鸾便抬起头来。此时夜色昏暗,明月未升,院中隐约灯光打在她脸上。纤细的眉没入鬓发似为一体,卷曲的眼睫打在眼窝处,与挺直的鼻梁轮廓组成晦暗的阴影,全都投入了那深不可见的瞳孔里。

她紧抿红唇的样子看起来像是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天空,看得楚央有些胆战心惊。

未及开口询问,师心鸾便道:“楚央,我可以相信你么?”

楚央闻言一怔,随即醍醐灌顶。若是被老丈人训诫,老丈人老早就亲自前来恭迎自己而非只是单单教导她。那她此刻这般生气,必然是为了旁的事。这武安侯府当中能让她摸不透的人,唯有她那小姑姑师挽君了。

想通了这一层,他反倒是冷静下来,径自牵了师心鸾的手,低声道:“回去再说。”

师心鸾这次没挣脱他,也没骂他无耻色狼之类,而是随他上了下午送师心云回来的王府马车。

月照和日升便由仆从牵着跟着去了北靖王府。

楚央知她心情不好,故而今日难得的没有在马车上调戏逗弄于她,两人就这样一路沉默的回了王府。

北靖王自是早就派人在门口等候,待二人回去后立即通报。

楚央心知父王定会对今日之事多番询问,叮嘱了管家两句,今日出城游玩半日身心俱疲,待回去沐浴更衣后再去向父王母妃请安,然后便带着师心鸾回了蘅芙苑。

李家和师家的婚事已然闹得满京皆知,北靖王自也是已了解了前因后果,更是知晓儿子带着儿媳出城策马,回来的时候又巧遇了大皇子。

北靖王深知儿子与这大皇子之间颇有嫌隙,狭路相逢必有一番口舌之争。得了管家回禀以后,倒也没生气。反而差人去蘅芙苑传话,让世子和世子妃早些休息,不必过来请安了。

楚央知道父王大底又会错了意,却也懒得再解释。

夫妻二人回到蘅芙苑,楚央便吩咐传膳烧热水。今日策马出了汗,又饿着肚子,实在不适合谈正事。

师心鸾坐在浴桶里,热水洗去了一天的疲惫,却驱不散笼罩在心头上的阴郁。

一个时辰前的对话仿佛还在耳边回荡。

走廊上灯光昏黄朦胧,照见师挽君温柔眉目,红唇却微微抿成了一条线。

“小姑姑。”

师心鸾礼貌性的唤了一声,心里却难免升起几分警戒。

师挽君淡淡一笑,“心鸾,你的敌意,不该针对我。”

师心鸾神情淡漠。

“小姑姑找我有事么?”

师挽君抿了抿唇,眼底闪过一丝复杂之色。

“你对楚央动心了?”

师心鸾一怔,既意外她直呼楚央名讳又意外她的询问。

“小姑姑何出此言?”她不动声色,道:“他是我夫君,我即便心悦他,不也理所当然么?”

“即便…”师挽君咀嚼着这两个字,“也就是说,你对他并无情意。”

师心鸾皱眉,不太喜欢旁人干涉她和楚央之间的事,也不喜欢被人评论或者猜测。

“小姑姑有话不妨直说,不必这般拐弯抹角旁敲侧击。”

被拆穿目的,师挽君面上也不显尴尬窘态,反倒是少了顾虑的镇定和平静。

“与我一起离开京城吧。”

师心鸾又是一怔。

师挽君不待她开口又继续道:“离开京城这个是非之地,永远都别回来。”

师心鸾面容渐渐染上沉凝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