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借过。”

梁氏又是一僵。

季风荷几乎要哭了。

父子俩视若无睹,待两人僵硬的侧过身子,便大步流星的走了,连个多余的眼神都懒得施舍。

梁氏回头瞥见父子俩潇洒自若的背影,放在腰间的手慢慢紧握成拳,眼中爆发出浓烈的阴狠之色。

在浣月居用过午膳后,楚央才扶着师心鸾回去。

路上师心鸾忍不住叹道:“母妃看起来柔柔弱弱的,没想到这么厉害。梁氏来的时候眼睛都快长到头顶上了,走的时候几乎是气急败坏,可谓惨败。”

楚央搂着她的腰扶着她的手,闻言就笑道:“母妃脾气好,他们就以为母妃好欺负。这些年,也没少在母妃跟前找茬,可每每都铩羽而归。母妃只是懒得与他们计较,否则别说一个梁氏,就算是跋扈如皇后,也讨不了便宜。以后若是遇上萧家人,你也别跟他们客气,犯不着让自己受委屈。反正方才父王也和母妃说过了,日后萧家再来人,直接挡在门外,不必理会。”

师心鸾嗯了声,又轻叹道:“我只是替母妃委屈。虽然事情过了这么多年,母妃看起来是不在意了,但毕竟是自己的骨血亲人。正如梁氏所说,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当初萧家那么对母妃,母妃不知道有多痛心。”

三十八年前护城河底冤魂不灭…昔日伤口愈合了,可疤痕犹在,怎能说不在意就不在意的?

想起狠毒偏执不可理喻的皇后,再加上一个偏心眼皮子浅的萧老夫人,婆婆幼时在萧府定也受了不少委屈。萧家的荣耀,至始至终都与她无关。那么萧家的辱,凭什么让她承担?

楚央默了默,眼神有些凉。

“他们迟早会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萧家在北疆的根,也该动一动了。

师心鸾抬头,对上他眼底深处一抹暗流,心中了如明镜。

“今天早朝之上,有很多大臣为宫越求情吧?”

楚央点头。

“以秦王为首的几个皇子都请求皇上收回旨意,宫墨还在府中休养,也递了奏折。其余朝臣,无论真心还是假意,也都跟着附议,皇上不予授理。吴阁老几个老臣险些死谏,可惜跪了一下午加一个晚上,体力不支,还没走两步,就摇摇晃晃的晕倒了,给送去了太医院,估摸着现在还没醒。”

师心鸾歪头看他。

“下朝以后,皇上没单独召见你,你也没单独去御书房觐见?”

楚央语气温凉,“有些事,大家心知肚明,没必要再浪费唇舌。宫墨一回来,太后明显表示出看重他,就是做给皇后看的。皇后容不得宫墨,萧家自然会想方设法的除掉他这个眼中钉。皇上和宫墨心知肚明,于是将计就计唱了一出苦肉计。皇后败露,宫越顶罪,一切顺理成章。我有什么立场去为宫越抱不平?”

师心鸾沉吟须臾,道:“你在等,是吗?等待时机,亦或者…等待让你能够真正下定决心的那个结果。”

师心鸾垂眸,嘴角含一抹笑意。

梁氏怔愣半晌,瞅着这屋子里的丫鬟和那对婆媳俩,总觉得这些人一个个看她的目光含着嘲讽和不屑。胸中郁结,面上的笑也有些挂不住了。

“姑姑既身体不适,我也不好继续打扰。只是我出门前祖母千叮咛万嘱咐,让姑姑明日一定要回一趟萧府。”

心平气和与你商量你不识好歹,那就自个儿去萧府自取其辱吧。

北靖王妃目光淡淡,“老夫人既有吩咐,必是府上大事,我怎好干预?”

“姑姑这话就说差了。”

梁氏笑道:“您也是萧家的女儿,这一家人,哪能说两家话…”

“我姓阮。”北靖王妃平静的打断她,“萧容早在三十八年前的花灯节就已经死了。”

梁氏又是一噎。

北靖王妃面不改色,“大少夫人还有事么?本妃累了。”

一句话,两个称呼,客气而疏离。

梁氏面色一僵,眼中划过恼怒之色。

“姑姑…”

“大少夫人唤错了。”北靖王妃目光静如湖水,柔美如仙的容颜上没有丝毫波澜起伏,“萧家有萧家的规矩,我楚家也有楚家的规矩。大少夫人切莫混淆了,季姑娘也会误会,闹了笑话就不好听了。”

梁氏和季风荷同时变色。

师心鸾心中暗道,怪不得楚央那厮如此毒舌腹黑,敢情是继承了母上大人的光辉传统啊。

她站起来,“母妃,我扶您回去休息吧。”

逐客令再是明白不过。

梁氏脸色铁青,悠得起身,语气转冷。

“姑姑既身子不适,我也不好继续叨扰。只是有几句话,我却不得不说。”她盯着北靖王妃,眼中丝毫没有晚辈对长辈该有的尊敬,“姑姑可以改名换姓,另投宗室。但姑姑别忘了,您身上流着萧家的血。都是一脉同宗,自当荣辱与共。姑姑若想要置身事外,怕是不那么容易。”

师心鸾挑眉,刚要说话,北靖王妃拍拍她的手,示意她莫冲动,然后平视梁氏,“劳烦大少夫人回去告诉萧老夫人,三十八年前护城河底冤魂不灭,已还了承袭萧家六年的荣耀。三十八年后的阮玉珠,与萧氏再无半分瓜葛。另外,本妃方才已说过,我楚家有楚家的规矩,大少夫人若再认错人,本妃就只好送客了。”

梁氏怒极。

“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