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身的记忆里,对那位通透睿智的祖父残余的记忆,只剩下一个模糊的影子。依稀记得,那是一个温和慈祥的老人。
“所以当年朝氏一族被灭门,不仅仅只是因为国师威望太高,而是因为,皇上知晓了那个秘密,故而报复。”
她万万没想到,这其中还有这样的内情。
师远臻淡淡道:“我只知道,当初先帝召回皇上,有意传承大统,但国师反对。”
所以皇上对国师早有铲除之心,通敌叛国,不过一个借口而已!
真相,竟是如此。
“那么…鲁王在这件事当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师远臻摇摇头,“那时大皇子只有七岁,我又未涉足朝堂,所以对他并不了解,你祖父也未刻意与我说起…你刚才说,他对你的容貌格外关注?”
师心鸾点头。
“去年中秋节,我被云乐公主推下太液池,实际上是有人暗算,很可能就是他。腊月我去别院避寒,他也曾出现,似乎是想要劫持我。”说到这里,她顿了顿,看向师远臻。
“父亲,你还未告诉我,我娘留给我的玉佩,究竟暗藏了什么玄机?”
师远臻又震了震,看着她的眼神复杂得难以言语。
悲哀,感叹,庆幸,无奈,落寞…
“这件事,我原本是不打算告诉你的,却没想到,兜兜转转,终究是逃不过…”
------题外话------
真相还未完,且待后续。
咕噜噜——
马车行驶在青石地板上的声音在长街上格外清晰,车外所有喧哗之声已尽数被师心鸾抛却在了九霄云外,脑海里只盘旋着师远臻的那番话。
“那时我还未册封世子,外放青州,对其间内情并不十分清楚。只隐约知道,当时百夷犯境,定国公率军抵抗,却因军事机密走漏而大败。最后查出国师与百夷勾连,卖国求荣,皇上龙颜大怒,下旨抄家灭族。一夜之间天翻地覆,整个朝氏一族,无一生还。”
日头正烈,瀑布哗啦啦的水声在沉寂的氛围中越发清脆刺耳。
许是女儿的目光太过坚定,也或许是多年来暗藏在心中的秘密终不堪命运之手的拨弄,撬开了棱角。
一声叹息从师远臻口中吐出,打破了父女间的对峙,这才娓娓道来真相。
“你既已知晓这段往事,应当也知晓,当初北靖王也曾为国师求情,仍旧被皇上斥怒,险些丢官弃爵。好容易,才保住昔日国师府邸。”
他眼神感叹,流露出经年往事的唏嘘悲悯和无力回天的沉痛哀鸣。
“谁也不知道皇上到底是怎么想的。当初处置朝氏一族那般决绝,按理说朝府应当查封或者拆除。但他最终留下了朝府,还赐给了北靖王。或许那是他对朝氏世代扶持忠心的最后恩赐和颜面,也或者是对北靖王的警告。更或者,他只是想借此向天下人证明他的宽厚仁慈…谁都不得而知。反正他要的,只是朝氏灭绝。其他的,并不重要。”
师心鸾微微一震。
她一直觉得师远臻虽不愚钝肤浅,却不够精明圆滑,根本不懂朝堂政局上的阴诡谋算,帝王心机。然而今日才知晓,他不是不懂,相反他看得很透彻。平庸,只是因为他太了解龙椅上的那位陛下是如何的深沉凉薄。
朝氏九族被灭,她那位舅舅被贬斥,身为姻亲的武安侯府,却独善其身。以当时宣武帝对朝氏的忌惮来看,这几乎算得上是一个奇迹。
这应该也与师远臻当时的沉默和平庸有关吧。
“楚央说过,他相信国师的为人,绝不会做出通敌叛国之举。父亲虽未与国师同朝,但在京中,应该多少也对国师有所了解。”
师远臻负手而立,看着远处天高云淡,神情淡淡寂寥。
“朝氏世代忠君,从无任何行差踏错。”
一句话,已道出他对国师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