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师心怡双手紧握成拳,修剪的圆润的指甲险些划破手心。

“你养在深闺,哪里知道朝廷变数,人心叵测。这两年来,齐王和秦王先后倒台,太子被禁广陵宫,边线又起战事。去年年底,小姑姑产下皇子。这一桩桩一件件,都与夺嫡之争脱不了干系。楚央马上领功回京,太子很有可能再入东宫。”

师良冷静的分析给她听,“政党之争,非友即敌,历来如此。杨家站错了队,所以落得如此结局。母亲…”

他眼神一暗,没有再继续说下去。

师心怡脸色发白,瞳孔有些涣散,微微启唇。却不知道,应该说什么。

夺嫡之争,表姐曾与她简单说起过。只是她未曾细想,也想不了那么深那么远。她一心想着仇恨,却未曾深究,她最大的仇人,到底是谁。

多年痴恋,一朝梦碎。

何其讽刺?

她惨然一笑,嘴角牵起一抹自嘲。

微微闭眼,再次睁开的时候,眼中情绪已全数消失得干干净净。

“大哥既知血海深仇,当有计划可行。”

在庄子的那一年多,不是白呆的。吃过苦头,受过白眼才会知道生活的不易。从前的任性浮躁,也全都沉淀为隐忍深沉。太多的不甘和愤怒,也都随着情丝破碎,跟着烟消云散。

剩下的,只有仇恨。

当初杨氏将她驱逐出京,便是希望她历经苦难后能有所成长。如今她心愿达成,却再也看不见了。

师良深深看着她,叹息一声。不只是欣慰,还是遗憾。

“你好好休息,其他的都无需关心。等明年出孝,我便为你寻一门亲事。”

他说到此,眼中若有深意。

若是在两年前,师心怡必会反对。如今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她早已不再是昔日那个张扬明丽的侯府娇女。她的骄傲,早已被那些带着血泪的苦难磨得一干二净。

她缓缓抬头,微微一笑。

“是,一切全凭哥哥做主。”

快午时了,老夫人使人来传话,让姐妹三人去正厅用膳。

师心鸾抱着困倦的娇娇去自己出嫁前的浮曲阁,师心云跟随,师心彤则先去正厅回话。

“长姐,我不明白。你刚才说,大哥是在为什么朝中权贵卖命么?”

师心鸾笑笑,这个妹妹素来敏锐聪慧。所以有些事,让她知道也不无不妥。

“更确切的说,是各取所需。”

师心云若有所思。

“长姐,要告诉父亲么?”

师心鸾略一沉吟,道:“父亲已经辞官,朝中之事他不会管。府中之事嘛…”她顿了顿,道:“你找个机会,与三婶谈谈。战事告停,二弟很快就会娶八公主过门。等他大婚,也就可袭爵了。虽都是侯府公子,但从小所受的教育不同,也不似师良那般历经家变,心思深沉。加之年轻气盛,性子嘛,难免浮躁了些。咱们虽为同宗,但毕竟不是亲兄妹,总有些不便。三叔又过于严厉,怕是会让他备受压力。只有三婶,才能安慰劝诫于他。”

师心云点点头。

“好。”

师心鸾没说师良背后的那个人是谁,师心云也不问。她觉得,长姐做事自有自己的道理。

用完午膳后,师心鸾便等着娇娇醒来。娇娇有起床气,但是醒来后看见亲娘,哼哼两声后就乖乖的让师心鸾给她洗脸穿衣服。

一上午都在玩儿,也没怎么吃东西,师心鸾让人准备了甜粥,喂她吃了,才离开侯府。

师良坐在书桌后,窗子关着,半卷竹帘掩不住窗外景色,雪色被竹篾割裂,倒是驱散了屋内昏暗。

师心怡缓缓走进来。

她仍旧一身素衣,脸上未施粉黛,倒是多了几分清丽柔婉之色。

“大哥。”

师良抬头。

“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

屋子里点着炉火,倒是不冷。

师心怡找了个地方坐下来,道:“刚才用午膳的时候我见你神色有异,可是她与你说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