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回 仁多保忠求援 李氏国主囚贤

徽宋逍遥歌 逍遥兆允 3162 字 2个月前

却说那仁多保忠还没说完,晋王接过话来,“然后登基以后的陛下还念着旧仇,就想找个由头将你……”

“嗯……”仁多保忠点了点头,“我虽百般小心恭敬,依旧无济于事……那大宋也是奸臣当道,不到万不得已,哪个愿意跑到那人生地不熟之处……”

“嗯,看来大伙听说的和料想的不差啊,本王也是听了个七七八八差不多。”晋王又闭上了眼睛。

“殿下,此事不提也罢,不过明天一早便是掘开黄河之日,陛下依旧没有改变主意,我等可如何是好,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大夏几十万百姓被洪水吞没!”

“军师……本王问你,你认为百姓重要还是宗庙社稷重要……”

“这……老朽不好说。”

“有什么不好说的,但说无妨……”

“殿下!汉人自古有云:民贵而君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也就是说没有百姓,任何朝代和朝廷都不可能长存……”

“我明白了……”晋王察哥接过话,慢慢坐了起来,仁多保忠急忙扶住,给他背后垫了垫。

“军师,本王有一个想法,可救百姓……”晋王看着仁多保忠说到。

“殿下,老朽也有个能救百姓的法子,还请殿下饶恕不敬……”

“哈哈,如今你我孤家寡人,无人响应……还有什么敬不敬的……不如,你我分别写在手心,看看我俩是否想到一起……”

“嗯。”

晋王立刻吩咐下人准备笔墨,二人手里拿着笔,看了看对方(咋感觉一股基情油然而生?!)默默在手里写下了什么。

气息之间,二人写罢,下人端走了笔墨。

“军师可写好了?”

“殿下也落笔了不是。”

“好,既如此,我俩同时摊开手掌如何?”

“听殿下的便是。”

说完,二人将手伸到一起,放置在摇曳的灯光下,缓缓摊开手掌。

但见两人平坦的掌心正中规整的写着两个字,“逍遥”!!

“哈哈哈!!”二人一愣,随后相视大笑,笑着笑着,二人又不自觉的抱头痛哭……

是夜,一个人影悄悄从戒备森严的南城地道爬出,朝着逍遥允大营跑去。

……

宋军大营,逍遥允大帐。

虽已经是深夜,但此刻的中军大帐,甚至整个宋军大营都是灯火通明,颇有些不寻常。

一个精神矍铄的老者,神情憔悴且疲惫的站在大帐正中,稍微有些佝偻的后背已经被汗水浸湿,几捋花白的头发粘在额头,却掩盖不了他锐利且焦虑的眼神。

周围站满了大宋铿锵武将!一个个虎视眈眈的盯着这位之前还兵戎相见的敌军军师。

大帐首席,坐着一个红衣赤甲的年轻人,一脸放荡不羁的英俊和潇洒,衬托出超凡脱俗。

哎我去我要吐了……

“哟,这不是大夏军师老头儿么?!咋有空到这儿来了?!还骑着毛驴,老倌儿真是好兴致。”我揶揄道。

“哼,没办法,老朽偷偷出来,毛驴是从城外农户所借。”仁多保忠说到。

“哦?老倌儿来这干啥的?!这里可没有跳广场舞的大妈哟。”

“逍遥小儿,你以为老朽愿意来?!你以为老朽不想与你决一死战?!要不是为了我大夏百姓免遭灾祸!老朽只会带大军到此!”仁多保忠颇有气节,一身正气凛然的站着。。

众将一听不乐意了,刚要上来几个大汉给他松松筋骨。

“什么?你大夏百姓?灾祸?啥意思?关我毛事啊,丢人了跑我这找人来了??”我摆了摆手,迷糊道。

“不光是我大夏百姓!你大宋十万大军旦夕覆灭,你还不知道!”

“老倌儿你可别吓我,我不是厦大毕业的经不起吓啊!”我神情有些严肃,“你不会吹牛说是要率领大军一举击溃我们吧,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来吧……当然,下战书也不用你吧……”

“行了!老朽没时间跟你啰嗦!形势紧急老朽长话短说!”于是仁多保忠絮絮叨叨的将国主李乾顺准备掠黄河、水淹宋军的毒计一一说出。

我听完,大惊失色的拍案而起,“握草.你个仙人板板!你们国主太狠了吧!那么危险的天灾人祸缺德事他也敢干?!”

众将也是一片骂声。

“老朽此来,就是告知你……”

我立马起身下阶,走到仁多保忠面前鞠了一躬,“多谢老先生不辞辛劳的前来提醒!小子失礼了!来人!给老先生看座!”

将军们立刻七手八脚搬来一张椅子,让仁多保忠坐下,我又亲自斟茶倒水。

后者可能真是渴了,也不再客气,端起茶杯就往嘴里灌。

“老先生的情报太及时了,我大宋军民感谢您,您放心,我们立马拔寨离开,换长城边缘高地重新安营扎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