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玉壶冰心

当齐连城正打算让太监总管高进宣凤阳进宫时,天突然下起了大雪。

雪花飞扬,甚至旋空不落。

深秋居然飞雪,齐连城感到惊讶。满朝群臣更是惊恐,小声嘀咕说什么天象大异,帝国将有无妄之灾的言论。

坐在高高的王座上,俯视这群平日里满口济天下安国邦为己任的朝臣,此刻一副惶惶不安的样子,齐连城想到了惜命的蝼蚁和热锅上的蚂蚁。同样的迷乱,同样的奔走,也可能有同样的哀嚎。

齐连城冷冷地看着他们。既不阻拦,也不离去,就这么冷冷地看着。

殿外雪花飘飘洒洒,瞬间屋檐之上一片皑皑白色,如琼楼玉宇,雪域华厦。

大丞相杜怀义转身对着百官,一阵棒喝:“朝堂之上,如此慌乱聒噪,大失礼仪,有违我东土泱泱帝国森俨礼制,成何体统?”

顿时间,群臣默然,束手而立。

齐连城向大丞相微笑,以示赞誉。作为总理百官,协理文武的丞相一职,杜怀义在群臣之中自有不容触犯的威严。在此时此刻他以一言安抚群臣慌乱之心也是自身的职责。

肱骨重臣执金吾大将军杨玄感一见杜怀义如此呵斥百官,想起了自己也是和大丞相一样辅庇帝国少主齐连城的柱石大臣,当下转身面对百官,大声说道:“大丞相说的是,我等都是东土帝国的臣子,如今太师已逝,我等更应担起帝国重担,为太后负担,为大王分忧,这才是我等为人臣子应该做的。”

群臣看看大丞相杜怀义,又转头看看大将军杨玄感,然后齐齐默不作声。

在这东土之境内,除了太后,少主。辅政王武威王齐连政之外,百官也知道杜怀义和杨玄感在这个庙堂之上的地位,三人之下,万人之上,毫不为过。以前太师在的时候,杨玄感虽为执金吾大将军,手下掌握五千金吾卫军,承担这帝京之中皇室人员的卫护事宜,但也只能屈居太师徐敬之之下,毕竟金吾卫的前身只是仪仗起家,不比太师是和先王在刀山血雨中一起摸爬滚打出来,地位之时不可同日而语。但是不知为何,先王临终之前却将他杨玄感也安排进入了三大辅国大臣里面,同时将原本三百人的仪仗队伍金吾卫扩充至五千人。

饶是如此,杨玄感和徐敬之同属武将序列,但杨氏一族自知资历不逮徐家,所以一直以来杨玄感见到老太师倒也是毕恭毕敬,丝毫没有和太师平起平坐的意思。老太师每每见到杨玄感,也还客客气气,如此一来,徐杨两大家族在这帝京之中倒也相处和善。后来还被太后褒奖,奉为百官楷模,成为一段佳话。

见两位帝国柱石发话,百官也就不在多言多语。只是武英殿外的雪是越下越大,转瞬之间,到处已是白茫茫一片,站在殿外空旷之处的卫士们身上落满了积雪,个个如同矗立千年的雪人。

接下来文武大臣一一奏报紧要事宜,礼部负责督办关于太师祭奠,修坟,安葬的相关事宜。

据东土帝国丧葬制度规定,一定品级的官员死后,朝廷依据其生前功业、地位等为其遣官谕祭、造坟安葬,合称为“赐祭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