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滥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苍天补,四极正;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

——《女娲补天》

传说,远古天崩地裂之时,女娲曾尝试各种方法修补天窍,皆难以奏效,最终她想到用神火将五色石炼制成粘固之精华,历经五天五夜,终葺天之黑洞,然而在劳作之时,纵然为神异之躯也难免沾染燥郁之气、烦愁之火,并尝有汗水滴落,汗滴而成珠,此珠不仅凝结了女娲的造、生之力,且蕴含戾、杀之性,乃天神之用,性幽而暴,名谓“天幽”。

后来天幽流落人间,被黄帝公孙轩辕所掌控,在逐鹿之战和阪泉之战中,他凭借神珠的力量,先后战胜蚩尤与炎帝,入主中原;3000多年前,武王姬发也是通过姜尚寻得天幽神珠,从而屡战屡胜,最终一举攻破成汤。自后,天幽珠几度易主,无一不造成江山迭改、王朝更替,血腥屠戮万骨枯。

……

东晋时期,太白之巅,阴风怒号、风起云涌,正午时分原本应是天光最盛,奈何阳乌被滔天浊气所侵蚀,浊浪翻滚中更似有鬼唳声声、魑魅哀嚎。看那万里悲空之上,翻云覆雨的源头正是一枚煞气十足的宝珠,珠体幽暗,黑红色雾气缭绕,其内似有无数阴兵呐喊,万千妖孽横行,终于,黑红色雾气愈聚愈浓,将要吞噬掉天地间最后一缕光线之时,下方等候已久的道安法师一声令下:“诸位大师,天幽已将戾气尽显,此时不出手,更待何时?!”

再看那黑云之下的数峰之巅,除道安之外,慧远、鸠摩罗什、佛陀跋陀罗等佛教高僧口念法诀顶风而立,道教宗师琅邪王莫、兰陵萧鼎、高平郗旷、清河崔左、京兆韦一等人亦仗剑昂首,气势如虹。众人听从道安号令,纷纷祭出法器,催动念力,将数十道封印直指半空的幽暗珠身——刹那间天雷涌动,地火熊熊,重重封印结成金光闪烁的巨网,将天幽珠紧紧包围,感受到威胁的天幽自然不会坐以待毙,无数道血腥之气从巨网的缝隙中喷薄而出,幻化成一朵朵妖艳的彼岸之花,向各峰之巅的众人飘落而去,道安很快发现,猩红的彼岸花诡异无比,不仅能干扰人的神智,削弱其法力,而且会吸收肉身之精元,相持之下,众人极力催动的金光巨网竟渐有不敌之势。紧要关头,道安大吼一声:“为天下苍生,道安愿以血肉之躯献祭封印,抗衡天幽,不死不休!”

“吾同往!”

“吾同往!”

……

随着众人响彻云霄的呐喊,数十道元神精魂利剑一般插入金光巨网,彻底封堵了网眼之间的缝隙,巨网之光上擎天际,下耀九州!如此密不透风的包绕之下,天地间污浊之气顷刻间灰飞烟灭,重现清平世界、朗朗乾坤。再看那金光巨网,在空中缓缓旋转、徐徐收缩,逐渐凝实成拳头大小,将幽黑珠体与外界彻底隔绝,见到此情此景,道安虽然元气受到重创,也不禁露出欣慰的笑容,金色弹丸停止旋转之后,开始按照预想的轨迹垂直下落,眼看就要被收纳至预先置于钱塘湖心的焚鼎之中,谁知离鼎口不过数寸之时,弹丸周遭突然幻像重重、湖影扭曲,变得虚无缥缈起来,道安和众位高僧道尊们不禁暗道不好,刚想出手阻止,湖水便平地起浪,掀起巨大的漩涡,刹那间白光点点,遮蔽了众人的视线,不过须臾转瞬之间,待漩涡平复之后,那被金胄封印的天幽便如同隐遁一般在眼前消失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