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他醒来,这铺里的下人招呼他洗漱,用一根柳枝沾着青盐在院里刷过了,看着天光大好,只能摇头履诺。
准备热炉,炭火。那学徒真个像跟着师父一般,看着江流掀了他原本的炉子,在老铁匠吹胡子瞪眼看笑话的神色下干活。他新做了小开口的泥炉用来提高温度,又加了一截吹风,上好的青碳往里面放着,风箱一拉,炉子里的温度顿时提高了五成不止,看着那小泥炉比大炉更快的升温速度,老铁匠也不得不放下双手,认认真真的站在一边看着。昨晚少东家请来这么个人物,纵然不服,却也不能不信少东家的眼光。
“公子这是为何,为何火炉改了小口,就有如此高的温度?”
那铁匠粗道,江流实在没有空理他,一指那风箱,老铁匠连忙赶走学徒,自己亲自上手不让风箱断火。
他瞪大眼睛看着江流加了一块生铁矿进去,下面用着一张带把的陶碗兜着,加热了很久,铁匠和学徒换了三回手,几次三番想要提醒他这炉子已经够热,矿石已经够红可以锻打了,却看他就是没有动静。
直到矿石开始有融化的迹象,才加了石灰石进去,老铁匠愈发看不懂,可手上还是没停、
江流不爱理会,两台风箱同时动作再次提高温度,石灰石分离杂质,焦炭还原一氧化铁勉强得到一块生铁,这才用陶碗取出,一把锤子扔给已经累得半死的学徒,命他锻打。
学徒也不敢耽误,锤了百锤,江流又教了他反复折叠锻打鱼鳞的技术,将里面的含碳量打至均匀,折成一把小匕的大概形状,退火,然后重新加热至殷红状,让老铁匠提来一桶沙子,将匕坯往里面一插,缓慢降温。
唐朝锻铁最大的难处就是炉温达不到,土灶很难达到这样的温度,更改小口使用双凤箱可以是空气流动速率加快,碳的燃烧更充分,当然温度也会随之升高,这都是很土的制钢办法,一番折腾下来老铁匠正准备取出剑坯查看成品,又被江流拦住。
“还没呢。”
老铁匠此时已是半信半疑,又听他吩咐,再次加热,放在青盐水中淬火一次,直到再锻一回,一连三次匕坯上有了黄色氧化层才停下,示意两人可以开始打磨。
老铁匠将剑坯取出,敲打一下,然后扑通一声就跪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