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实则也没打算真和孙策要撕破脸皮,他是趁火打劫了,但并不过分,那些地方孙策暂时还管不到,而山越又时常下山滋事。
百姓求不到孙策这远水,再加上当时百姓对政府是失望的,听闻刘备名声还不错,自然就找上了这位荆南霸主。
只不过人的贪念是很难抑制的,尝到甜头之后,刘备继续用相同的理由,继续一点点的蚕食着江东,坐等孙策的反应。
反正他是打定主意,如果孙策追问起来,就说这是在帮忙看着,不能让百姓受到无妄之灾,他孙策想要回去,就自己带着人马接收即可。
“狗东西,还死皮赖脸的,行吧,先让他帮忙看着,等空出手来,再和他好好盘算”
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确实鞭长莫及。
对孙策的态度,郭嘉也猜到了,他此去主要就是表明一个态度---豫章和会稽南部,是江东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其次,也是观察观察刘备的实力,关羽张飞成名已久,不用多说,另外就是那个叫陈庆之的,不是个简单人物,需要告诉孙策“他麾下有一个叫陈云的,不是很好对付”
“哦?能得奉孝如此评语之人,想来必有长处,给我说说怎么个不好对付法?”
刘晔是和孙策一起回的秣陵,在临淄搞了一段时间的科研后,他发现自己快有些脱节了,曹操,刘表,黄祖,江东,错过了太多有趣的事情。
陈庆之和郭嘉讨论过天下大事,当然并不是在正式场合之下,他认为天下能成事者,当首先具备几个条件。
其一,名号正。
其二,兵强马壮,将良士贤。
其三,亲百姓。
其四,纳谏。
在这个问题上,郭嘉还是比较赞同陈庆之的观点,尤其是纳谏,孙策做的就非常好。
看似孙氏集团是孙策的一言堂,实则在大方向上他说一不二,其实也理当如此,而具体的细节上,会和大家集思广益,甚至是放权。
“只是这样?”
如果只是这样,法正到不觉得如何,能有此智者,天下数不胜数,充其量算是个有眼见的人。
摇头一笑,郭嘉继续说道“如果只是这样,嘉到不必说了,可后来,他将我们的现在所处的险境,分析得头头是道…”
处在险境?这一点连孙策自己都没发现,或许也是因为当局者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