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四章 翰林院

帝国金主 倪观 1104 字 2024-05-18

在大周朝皇宫边上,有一座比较清幽的院子。这院子,可与皇宫直接连通,位置优越而清贵,足见这座院子在大周朝的地位。这座院子,便是大周朝的翰林院。

大周朝的翰林制度,沿袭唐制,也叫作翰林学士院,有时亦称翰林院。只要被授予翰林学士的官员,实际上充当皇帝顾问,都是在这座院子任职,随时听从皇帝召唤。

大周朝很多宰相,都是从翰林学士中选拔。就如现在的执政曾布、司马光等人,都是翰林院的出身,也曾经当任过翰林学士。

大周朝立国之初,翰林学士是没有品级的。大周朝立国八十年时,翰林院改制,翰林学士承旨和翰林学士成为正式官员。能被授予翰林学士的官员,为正三品,并且不任其他官职,专司草拟内制之职,例带知制诰衔。

在整个大周朝统治机构里,翰林院现在算是文化层次最高的官僚机构。伴随大周朝的科举制度与翰林院制度接轨,目前来说,翰林院已经成为官员重要的履历地方。

通常来说,能进入翰林院镀金的官员,只要从翰林院出来后,基本上都可以在朝堂上拥有一席之地。不管是在朝堂中枢,还是在地方任职,绝对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到了元佑帝元年时,就规定科举考试的一甲进士,最前面的三人可以直接入翰林之制。也就是科举状元授修撰(从六品),榜眼、探花授编修(正七品)。

赵悦被元佑帝点为本次制科考试的状元,授翰林院编撰,直接就一跃成为从六品的官员。至于其他那些没有得进入翰林院的新科进士,大多数都被任职为从七品乃至八品官员,大多数人都会外派去地方当任知县或者其他部门历练。

相对这些人来说,赵悦在官场的起步,绝对是占据非常大的优势的。而且,只要能在翰林院历练几年,不管是外放地方任职,还是到朝廷中枢的部门任职,都是具有非常强的竞争力的。

只是,赵悦在点状元时在朝堂上的那一番言论,后续的影响正在慢慢发酵。这种影响,已经在翰林院都掀起了风波。

于是,在赵悦第一天去翰林院报道的时候,就接收到了翰林院同僚、上司的刁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