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大周朝这时代的造船技术,确实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了。从市舶司反馈来的材料来看,大周朝现在能开凿建设的海船,不管是质量、规模和数量,都远远领先于这个时代各个国家。
根据市舶司资料记载,来往于泉州市舶司的海船,最大的海船已经可以装载几万石。石是大周朝的计量单位,按赵悦的理解和换算,一石差不多是一百一十斤左右,两万石的海船就可以达到千吨级别了。所以,从资料上来看,大周朝能建造和适航的海船,已经可以达到两千吨级别。
两千吨级别的海船,在风帆时代来说,已经算是极限。
也是因为有这样的海船,大周朝的船队身影遍及四海,最远的据说已经达到阿拉伯海。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大周朝的海运贸易也格外发达。
就如现在眼前的登州城,海的对面便是辽东、高丽以及东瀛,每年来往这条航线上的海船多不胜数,可以说,登州城便是一座因为海贸而崛起的海上之城。
赵悦一行人看着码头上的海船,啧啧称奇。这时候,曾永也出了船舱,他看了一眼海船,倒是笑了笑道:“这些海船,还算小了,去了泉州那边,那些海船才是大呢。”
曾永之前在江南做官,去过一趟泉州,他自然见过大周朝最大的海船。此刻看着码头上那些千吨级别的海船,自然不以为然。
赵悦收回了视线,问道:“二叔去过泉州?”
曾永点点头,感叹道:“因公事去过一趟,泉州那边,才真是旌旗招展,楼船如云。”
这一点,赵悦倒是相信。要说登州也是一个很好的港口,不过从登州前往高丽、辽东甚至东瀛,距离都不算很远,千吨级别的海船完全可以试用了。倒是泉州那边,大多数海船都是南下,去东南亚甚至是印度洋一带,海船抗风浪都要求高一些。
一行人感叹了一番,船只已经进入了码头。停靠在那些海船边上,又让一行人感觉到了自己船只的渺小。
想要借助现在的两艘船前往江南,显然不可能了,到了这里,自然要换上大海船才能出海。至于手上的两艘船,也得变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