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佑帝也犹豫了,在没有平定登州水师叛乱这事儿之前,裁撤二十万人马的计划,他最终默认了政事堂的安排,把这计划退后执行。
登州水师叛乱的时候,正是赵悦一行人抵达杭州的时候。
入了钱塘江,在杭州湾的码头上登岸后,一行人直接租赁了几辆马车,朝着杭州城而去。
杭州城距离钱塘江码头,大概有两里路程。
按说曾永这个杭州知府抵达杭州城,杭州的当地官员应该来码头迎接的。只是曾永跟着赵悦,从海上而来,杭州府的人现在都还不知道自己的上司来了。自然也不可能出现在码头迎接他们了。
码头上,也停泊了不少船只。大大小小,海船河船加起来,足有上百只。从码头到城内的这段路,来回的车马不绝。
只是,码头到城内的道路,有些坑坑洼洼,很不好走。习惯了汴京城相对平坦的道道路,特别是赵悦习惯了水泥路,忽然间坐马车走在这种坑坑洼洼的泥路上,颠簸得很是难受。
事实上,除了大周朝汴京城及周围地区,铺设了石板路外,大周朝大多数道路都是泥路,坑坑洼洼才是正常的状态。城市里面还好,城外几乎很难看见石板路了,都是泥路。
特别是在江南这地区,阴雨天气又多,平时还好,虽坑坑洼洼,可还算好走。一到了下雨天,这路就更加难走,泥泞不堪。
赵悦抵达杭州的时候,杭州刚刚下过一场雨雪,此刻道路自然很是泥泞难走。
“这路,有时间可得修一修,太难走了。”赵悦忍不住抱怨起来。
听到他的抱怨,曾永想起了一件事儿,道:“我听闻你弄出了一种叫做水泥的东西,可以修筑平坦道路?”
赵悦点头,道:“是,水泥修路,确实好走。”
曾永来了兴趣,所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如果能把杭州城的来往道路修好修平整,那可就是大功一件。他问道:“那水泥,贵吗?从汴京城运过来,可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