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满清崛起(二)

天启五年春天,皇太极以使臣被杀为理由,任命其弟多尔衮和多铎为先锋,亲自率领精锐部队征讨察哈尔。作为报复,林丹汗出兵西辽河,攻打与后金互通使者的喀喇沁部,结果令土默特、鄂尔多斯、永绍不和阿苏特等部深感唇亡齿寒之危,这些部落的一些台吉纷纷起兵攻打林丹汗的部队。

这次战役之后,喀喇沁部也举行白马乌牛之誓,归顺了皇太极。

崇祯元年夏末,皇太极利用秋高马肥的机会发动第二次察哈尔战役,内喀尔喀、科尔沁和喀喇沁的首领纷纷起兵响应,攻入察哈尔放牧之地,掠夺了许多牲畜,胜利而归。在这次战役中,阿鲁科尔沁和阿苏特部也归顺了后金。

显然,对于这些部落来说,在一个勃兴的满蒙联盟中接受臣属的地位,可以分得一些好处,这比直接与满族争夺对中国的统治要容易些。

崇祯五年年春天,皇太极决定对察哈尔发动总攻,传令归顺后金的蒙古各部迅速率兵前来会师。

当年四月,科尔沁、扎鲁特、喀喇沁、巴林、敖汉、奈曼、土默特、阿鲁科尔沁、翁牛特、阿苏特等部的部长台吉在西拉木伦河畔会师,加上后金部队,其总兵力多达十万。

四月下旬,皇太极率领这支大军越过兴安岭,但是两个不愿意攻打成吉思汗后裔的蒙古人偷马出逃,向林丹汗报信。

林丹汗想率部撤退到漠北喀尔喀,但是外喀尔喀三汗与他不合,于是林丹汗率领十万多名部众西奔呼和浩特,在鄂尔多斯地区渡过黄河,皇太极则在其后穷追四十一天,直到五月下旬得知林丹汗已经渡过黄河后才班师,途中收容了林丹汗遗下的数万名部众。

得知后金大军占领呼和浩特后,林丹汗在鄂尔多斯的伊金霍洛草原参拜了存放成吉思汗衣冠的“八白室”,即成吉思汗陵,实为衣冠冢,并在八白室之前举行仪式,宣布自己为全蒙古的“林丹巴图鲁汗”,随后下令带着八白室,与察哈尔和鄂尔多斯部众一道再次渡过黄河,前往甘肃的大草滩避难。

崇祯七年,林丹汗在大草滩永固城因病去世,其遗孀带着幼子额哲和察哈尔部众返回了鄂尔多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