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是在为刘出洋的话作出注解,金秋伸出修长的手指,轻轻拨弄起琴弦。随着一阵悦耳的乐声响传出,几十枚细小的水箭,也在他手指与琴弦接触的瞬间,逐一产生。它们金秋精神力的操控下,仿佛无数条毒蛇,蜿蜒面行,扑向不远处的地面。一阵“扑、扑”声响,打得地面之上,尘土飞扬,露出了密密麻麻的细小孔洞。
竖琴被金秋拿到了手中,刘出洋才有机会仔细观察到它。它做工很是精制,不亏为魔法物品。只有成人半个前臂长短的密银琴身上,镶满了加工过的菱形魔晶。这琴身虽然不长,却又足足嵌上了四十七根细细的琴弦。每一根琴弦,都又细又长。最粗的,也仅与蜘蛛丝相当。细的,却足以让凡人的肉眼难以辨认。
其实对于魔法师来说,使用类似竖琴、法杖、咒语之类的魔法增幅物品,也确实可以增加引动外界元素的数量,从而增大所使用魔法的威力。可是,魔法这种东西,有时候也并不是威力越大越好。
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使用对的魔法。这才是每个魔法师,所梦寐以求的最高境界。当然,要想达到这一点,就必须对自己所掌握的魔法,有着极深的理解。这也正是当代的魔法师们,并不贪多,而只是研究适合自己的几个魔法的主要原因之一。另一个主要原因,则是怕脑海中记忆的魔法阵图过多,会产生记忆干扰,导致施法错误,产生魔法反噬。
因此,在魔法师当中,一些元素亲合度较高,完全可以不借助媒介就能施展魔法的施法者,被单独列了出来,称为“元素使”。他们不借用外力,自身,就是最好的武器。这使得他们在施法时间、施法条件等方面的限制,便少了许多。显得更自由、速度更快,实战也更加的强悍。
金秋的天赋条件,就完全符合元素使的要求。可他偏偏却非要在每次施法时,仍旧借助自己的竖琴。平常时候还好,可养成习惯之后,一旦碰到突发情况,那将会措手不及,甚至丢掉小命。
这才刘出洋提点他,要他注意的原因。可他看金秋的样子,好像仍是不以为然,便闭上嘴巴,不再相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当然,每个人也都必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甚至付出代价。
早在帝都羽城,刘出洋在打听墨莲公主的情况之时,就曾有人告诉地他说,墨莲公主其实很好认,看她的头发就一眼认出她来。果不其然,刘出洋来到魔法塔前之时,一眼便认出了她。
“墨莲恭迎出洋小师叔!”随着一个清脆、利落的女声传了过来,刘出洋就见对面正站着一个笑眯眯的女孩,二十左右的年纪,长相一般,却是英气逼人,浑身上下打理得也是极为整洁、干练。
当然,最为有特点的,还是她传说中头发。她的一头秀发,是一种渐变的蓝色。发根部位颜色极深,并随着头发的生长,逐渐变淡,直至发端成为浅蓝。
而且她的这种颜色渐变的头发,还不会随着头发的长短而改变。若是她现在,将一头长发剪短,用不了半天时间,断口处的颜色,就又会变成原本发端处的淡蓝,只是由发根向发端的颜色转变速率,变大了许多。
当然,她的一头秀发,也并不是天生了。据说,这是她一次魔法实验失败后,头发为水系元素所浸染,产生的后遗症。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出洋小师叔,还真是让墨莲久等了。”墨莲公主又是一笑,侧身让出身后道路,冲着刘出洋比划了一个请的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