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第九十一章

天命为皇 燕柯 3464 字 2024-05-19

女官抬头望她,便见她脸上,突然横生许多皱纹。

万圣长公主是宗室里出了名的美人儿,保养得宜,哪怕有云止那么大的儿子,都一直如三十许人般,雍容美态,然如今,好像一夜之间老了二十岁,腰背都拘搂起来,通身的疲惫不堪。

“殿下,您要打起精神,保重身体啊。都尉远走泽州,这边关险地,燕京这边儿,您还得多照应呢。”女官忍不住劝。

万圣长公主睁眼瞧她,唇角扯出一抹虚弱的笑,“莫要担心,本宫不过有些累了,让本宫缓缓,很快就会好的。”

“诺。”女官低声,见她脸色依然苍白,就止不住开口,“殿下,您,您怎么会让都尉跟着姚大人离开,胡人攻城,那般险境……”

“留在燕京就不险吗?就止儿那脾气……韩太后和韩载道眼看就要闹翻,万岁爷被彻底养废了,根本不见长进,朝臣们各找后路,黄升明明反贼之身,他来求娶公主都被应允了,君谭远在录州,拥兵自重,豫亲王虎视眈眈,楚敏八爪游触……”

“就连宗室,都只把着小皇帝,余者一概不理。大晋,还有什么可指望的?就算我儿耗尽心血,搭上性命,都改变不了这一切。本宫又何苦让他困在这里?”

“难道,就因为对先太子的一句承诺,我儿就得赔上所有吗?”

先帝还在世时,云止是先太子的伴读,表兄弟俩年岁差不多,相处的极好,先太子私下曾对云止说过:‘孤为明君,尔做贤臣,君臣相宜,留名百年’。

这句话,自出先太子口,就刻进了云止心里。

哪怕先帝死了,哪怕先太子没了,云止一直一直,都没有忘记。

万圣长公主了解儿子,就算大晋无救,就算权臣当道,就算付出性命都改变不了局面,只要没忘记这句话,他就会一直努力。

哪怕图劳无功。

哪怕添进性命。

她不能让儿子如此屈辱的死,到不如上得战场,抗敌拼命,这同样不违背那句承诺,同样对得起江山百姓,对得起他舅舅和表哥的厚爱。

——

姚千枝这一边,领着五千人马,拖家带眷——云止并四位霍姑娘——快马加鞭的往北方奔,晋江城里,守军和胡人,已然战的腥风血雨,尸骨堆山。

晋江城墙高粮丰,占地势之地,胡人军多将广,攻城器凶厉,占天地人和。

一方苦守不出,一方攻势凶猛,晋江城墙外,完全如同绞肉机般,端是血流成河,伏尸千里。

连续数月功夫,姜维和姚千蔓带着数万人马死守城墙,其间,因叱阿利诱敌,姜维还曾领兵出战过,杀了五千余‘前锋营’,战果相当不错……结果,城门差点让人给攻破了。

几成险局,姜维在不敢冒进,退守城中,打起了防守战。

就连胡兵拿姜企战死之事,羞辱他‘缩头乌龟’,都不曾在言出战。

晋江城数万余百姓,不拘老弱,还是妇孺,均都或看守伤兵,或搬运粮草,做些力所能及之事,而胡那边,久攻不下,叱阿利调兵遣将,从草原各处调来大军十五万……

仗着人多势众,他们轮番攻城,几乎昼夜不停。

晋江城外,已经有三十余万胡兵。

边将和姚家军被拖的疲惫不堪,他们人数少就不说了,胡人还有攻城利器,诺大飞石迎头砸下,毁房灭屋,伤亡惨重。姚千蔓早便下令迁出住在城墙附近的百姓,然而,百姓能迁,战士不行,他们就得奔波在这其中,随时仰头望天,恐惧着巨石临头。

毕竟,只要砸中了,那就是粉身碎骨,绝无丝毫幸存可能。

疲惫奔命,日夜操劳,睁眼就是尸山,闭目梦中血海,每日晨醒,入耳便是杀声阵阵,哀嚎遍野,短短数月,姚千蔓从一个端庄从容,白皙美丽的大家闺秀,迅速蜕变成了个不修边幅,走路带风的——沙场将领。

姜维亦从个日常怼亲爹,有些懒散飞扬的少将军,一步一个血脚步的,做到了实质名归。

事实上,但凡在晋江城里熬过来的,有一个算一个,都在飞速变化。

源源不断,无数物资运至战场——通过旺城做中转。泽州城、岗城、涔丰城、棉南城……充、泽两州飞速运作起来,万众一心,将胡人死死挡在晋江城外。

一场围城战,整整打了三个月,眼见秋天已过,初冬来临,按往常规矩,打谷草嘛,胡人早该因草粮不足退去,然而,不得不说,叱阿利确实能称得上骁勇善战,天纵将才,依托早便打下的数座县城,胡人后勤竟然挺拖的起,越战越勇。

根本没有丝毫后撤的意思!

到把早习惯了胡人‘打一枪,抢到就好、抢不到拉倒’的姜维和加庸关将领闪的够呛,到在姚千蔓沉的住气,放言:打就打,有本事直接打过冬天,北方天寒,大雪封山,到时候冻硬了丫挺的!!

老娘有粮有城,怕你们!!

让打出了真火,姚千蔓气势如宏,稳定军心,胡人和晋军胶着的来回攻打,终此陷入僵局。

谁都奈何不了谁!

——

泽州、棉南城、谦郡王府。

坐在花园凉亭里,放眼瞧着手握银铲,趴那儿铲草皮的小郡主,乔氏目光柔和,嘴角隐隐挂着抹笑。

双手放在膝盖上,她端坐,侧头吩咐一声,“天凉了,莫让娇儿玩耍久了,一会儿太阳落了,便哄她回房吧。”

“诺。”立在一旁的丫鬟连忙应声。

乔氏点头起身,走到小郡主身边摸了摸她的头,柔声道:“娇儿,让新儿姐姐陪你玩耍,娘有事,先离开一会儿。”

“好啊,娘!”小郡主趴在地上,仰头露出个大大的笑容,“导导,弟弟,陪我玩儿。”她瞪着眼睛,童声童气的指点。

“导儿是你儿子,不是弟弟……”乔氏解释,见小郡主歪头,一脸不解,不由无奈的笑,“罢了罢了,导儿有事,不能陪你。”

“导导,昨天哭鼻子,不乖,羞羞。”小郡主伸手刮了刮脸,吐出舌头。

乔氏听着,脸色不由微微阴沉,口中依然柔软,“好,导儿羞羞,娇儿安慰他好不好?”

“好,娇娇乖乖,对导,导导好。”小郡主连连点头。

乔氏笑着夸赞了她几句,随后快步离开。

穿过花园,越过假山,她匆匆来到谦郡王府正屋——如今她住在这儿——推门而入,她坐到床塌上,面沉似水。

不言不语,无声端坐,她似是在等待什么。

半晌,约莫一刻钟的功夫,洪嬷嬷旋风般的刮进来,张嘴就道:“夫人,不好了,那群臭不要脸的要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