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腊月
吴氏大半时间都住在食肆后院,没有大事鲜少回青山村。
只是她这一走,杨家人心中莫名就觉得空落落起来。
等收到吴氏的平安信,进了腊月镇上村里年味儿浓起来,一家人脸上喜气洋洋,才又开始忙碌起来。
这日天方大亮,青山村就有不少人动身往镇上采买年货,杨家马车也缓缓驶出村中大道。
杨家隔壁的新居已经建成,只等今天从镇上回来就准备搬家。
白叔在外头赶车,杨家女眷和权氏坐在车内说完,柳氏掰着指头算,笑嘻嘻道,“新居的开门鞭炮少不了,我看我们多买一些,给老刘家,老黄家还有谢大姐家送去。我们不在村里过年,也不能亏待了他们。”
刘大爷家和黄大爷家虽佃了杨家田地耕种,收获却要等到明年开春,如今除了县衙发放的抚恤钱粮,还有杨家偶尔的接济,日子还是过得紧巴巴的。
更别说一家妇孺的谢大娘家。
柳氏这么一说,权氏和翠花就商量着到时候提前多做些年菜,杀了年猪后也给三家人送去。
柳氏想起汪四郎,“这小伙子倒是个实诚人,平时没少帮衬谢大姐家。知道我们过年不在,上回遇见我就说让我们放心,到时候他会去村南窜门,看看老刘家、老黄家和谢大姐家哪里不凑手的,他会多帮衬。”
鱼塘能不能赚钱,估摸着也得等开春再看,如今汪四郎手上活计少,没事就常帮着村南那三家做活,是个肯干心善的。
杨彩芽点点头,“他们刚投到我们家名下做活,我们做东家的也不能亏待他们。今年情况特殊,回头二婶给他们各送一两银子去,就说是今年受了天灾我们给的特别补贴。以后活计做得好,每年家里年底也会酌情包份红利过去。”
寻常农户一年也花不到几两银子,一家送一两也就是盼着他们能过得富余的新年,翻过年也就揭过了今年的不顺,往后能越过越好。
权氏看着杨彩芽笑得温和,柳氏忙不迭点头。
马车驶到青山脚下,杨彩芽和众人打过招呼,先行下车往青山上去。
前几天林家寨送来消息,桂花酿已经酿成,杨彩芽进了林家寨,开了一小坛尝过味道,笑眯了眼。
专管寨中酿酒的吴十三见状,忙按照杨彩芽的交待将小酒坛包好,跟着杨彩芽下山。
杨彩芽一路腹诽:吴大壮和林烟烟起名的品味真是……简单粗暴。狗字辈用完了就按数字取,扬远学堂那几个就是数字辈,没想到二狗点的这个管酒的,也是个数字辈。
吴十三和林家寨众人一般,丝毫不觉得自己名字有什么不妥,兴冲冲和杨彩芽说话,“三当家,我们这桂花酿可有三百多斤,三十好几坛,您真找到商家全都要了?”
这第一批桂花酿做的不是时候,当时没料到出了货家里人都空不出手来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