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仓一进门,就把乖宝抱起来,一个劲儿说好。
要知道,钱仓也曾经下血本想改换门庭,无论是嫡子还是庶子,到了读书的年纪,都被他送去学堂。
可是谁知道,他的两个嫡子和几个庶子,都不让读书的料,上学堂能认识几个字就不错了。考功名,是他想都不敢想的事儿。
如今,乖宝以营州城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生员身份,站在他面前,钱仓除了羡慕,还是羡慕。
“兄弟,这儿子你是咋生的。咋一个个的都能气死个人。”
看见兄弟家的这几个儿子,他是真的想,要是能换一换就好了。可是兄弟家那么出色的儿子,怎么会和他换。
见了道贺的人多,老太爷决定大摆筵席,庆祝沈家终于出现了一个文人。
微凉知道老太爷是高兴,就没有拦着。毕竟老人家年纪大了,都喜欢热闹。再加上乖宝这次创造了几个第一,做爹娘的也为他高兴,觉得这些也值得庆祝一下。
只是庆祝完之后,怀义学堂又迎来了另一场入学高峰。
原来今年春试,怀义学堂包括乖宝一共有三名学生参加。这三名学生不负众望,都考上了生员。
那两名学生,虽然都比乖宝年纪大,但是也没大多少,一个十五,另一个十六。
怀义学堂这种,三名考生全中的概率,在营州这个地界是绝无仅有的。
了解到这种情况的家长或者学子,都是蜂拥而至。
宋夫子了解一下情况,与伯爷商量过后,准备新成立一个生员班。就是这个班的学生,都是考中了生员的。
这个班,是在乖宝和另外两个考中生员的孩子的基础上,在招收十二个学生。
这个班,还是由宋夫子亲自教授学业。
这个生员班,最大的特点是,供吃住。
当怀义学堂公布了这个消息,好多寒门学子来登门报名,他们愿意来怀义学堂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