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冷静”,就冷静了整个春节假期。
进入剧组拍摄后,图南没再上过游戏,也很少与外界联系。她慢慢进入了一种玄妙的状态,仿佛不是在扮演“安宁”这个人,而是已经成为安宁。
图南饰演的这个女三号,原名周长乐,五岁时因洪灾与家人失散,后被收养改名为安宁。
成年后的安宁,甫一出场就是以一位青年话剧演员的身份,优雅美丽,“像一只脖颈纤细的白天鹅”,在话剧院受到许多人的追捧,与当年那个黄毛丫头周长乐没有一分一毫相似。
安宁的养父母都是知识分子,斯文懂礼,恩爱有加,收养了她之后膝下空虚的唯一缺憾也没了,一家三口生活得平静而幸福。
对待安宁,养父母视如己出,教育她尽心尽力,而她也不负所望,知书达理落落大方。
要扮演这样一个角色,图南前期做了很多准备,然而直到进组后,她才算真真正正地沉下心来,尝试着体会“安宁”该过的生活。
看书,写字,练舞……
也许和周遭年轻人五光十色的生活相比,略有几分枯燥,可正是这样的枯燥和自律,养成了“安宁”独一份的文雅秀致。
渐渐入戏后,别说是陆航,连父母图南都很少联系。
她很怕自己会脱离这种状态,所以尽量保持心情平静,不去接触那些会使她有太大情绪波动的人和事。
图南的表现,剧组所有人都有目共睹。于导对她的喜爱几乎要溢于言表,而与她对手戏最多的谢庭树,常常下了戏还有些分不清,张口就喊她“安宁”。
老戏骨张秀清,在戏中饰演她的生母,同时也是这部电影毫无疑问的女一号。
第一次见面时,图南跟着大家喊她“秀清姐”,被她阻止了。张秀清瞧着这个水嫩青葱的小姑娘,笑道:“别,别叫姐,我儿子比你还大几岁呢。既然咱们演母女,你就叫我一声阿姨吧。”
她年轻时也曾是当红花旦,如今五十来岁了,倒很肯服老,并不去拉皮做什么医美延续青春,而是选择优雅的老去。
不是所有人都有接受“老”的勇气,尤其是美人,总“不许人间见白头”。
图南很喜欢她。
虽然二人演的是亲生母女,但是仅仅只有一场对手戏,放在了最后拍摄。张秀清的戏份主要集中在了和丈夫与两个“儿子”的矛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