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自问如果是他,会!只要能击破明军,哪怕十万大军陪葬,他也会同意。但是换做公孙度,则绝对不会!
刘备不明白公孙度到底是什么想法。
是仁慈?还是故作姿态?
点点头,刘备道:明军还会对白水关下手?
这是必然!
诸葛亮道:奇兵或可逞一时之威,但是要拿下已经布下重兵的益州,是绝对不可能的。
刘备闻言不由面露赞同之色:嗯,丞相所言极是,益州有大军三十万,其中二十三万都在成都以北,明军非大军齐出不可。
诸葛亮沉默了一下,道:今梓潼和阆中形势不明,陛下可增兵涪县、绵竹、江州增兵。另外,可将军情向各城通报,以防被突袭。
嗯,丞相所言有理。
刘备回了句,又想起之前阴平之事,遂又道:不知阴平那边,丞相觉得是否有必要派人前往?
诸葛亮稍作思索,道:阴平路途遥远,传讯迁延时日,之前派出的传讯人员现在或许都还没抵达阴平,可不必传讯。不过阴平一道,可直通绵竹,又不得不防,陛下或可向江油关增兵。只是路途确实有些远,倘若明军来得够快,怕是江油也未必能守住。
那还要派兵增援?刘备没弄懂什么意思,懵懵的问道。
诸葛亮道:不仅要增兵而且要大举增兵!
何解?
大军出,即便不能增援江油,也可回防涪县、绵竹。加之明军战力强大,若是小股人马前往或许会有去无回,被半道截杀。
诸葛亮说完,又感叹道:益州地形复杂,道路难行,是我们的优势,但是也是我们的劣势啊!尤其是这消息的传递实在太慢了,若是能早一些知道葭萌的情况,我们也能早些做出应对。
刘备闻言沉默了一下,然后点点头。
诸葛亮见此,道:陛下,弩车的改良,臣已经有眉目了,最多还有半年,少则一月时间就能制出更加优良的弩车。
当真?刘备不由大喜。
诸葛亮点头,保证道:陛下放心,臣绝不妄言!
好好好!
刘备面色一厉道:丞相放心,朕一定会为你争取到足够的时间,届时——
也让公孙度那厮好好感受一下什么叫做恐惧。
额,一不小心就说出了心头的真实想法?
随后,刘备又叫来了徐庶、黄权等人,经过商议,决定了援军的数量,共计三万五千人,如此一来,成都的守军就下降了近三成。
在徐庶率领五千大军往江油关增援的时候,雷铜也带着人马向江油关进发。
雷铜,乃阴平守将。
张辽走景道突袭阴平,猛攻两个时辰得手。雷铜当即欲走,却被张辽早先布下的人手截住,成了阶下之囚。经过劝说雷铜亦是选择了投降。
无他,大势所趋!加之雷铜原是刘璋部将,并不受刘备待见,只是碍于黄权等人不好做出过激的举动,但是也将其调派到偏僻的阴平,算是发配了。别看张辽是从景道扑向的阴平,但是实际上景道早已名存实亡,张辽所部,也是花费了极大的功夫,才从这条已经损坏的路通过。
不夸张的说,换做刘军,怕是寸步难行。
这也是阴平被速下的主要原因,实在是太突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