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议事

“如今焉耆王一家老小已经成为大唐的俘虏,他们当中多为妇孺,父皇要是将他们斩首,难免落得个欺凌弱小的名声。”

“要是这么做,只会有损我大唐乃泱泱大国之威名,何况,焉耆国不过是被西突厥胁迫的小国。”

“如今我大唐军队已经消灭胆敢违抗父皇诏令的祸首,已经足以震慑宵小之徒!又何须对一帮落魄的阶下囚痛下杀手。”

“儿臣以为,父皇应该广施仁德,这样一来,四海才会更加感念父皇的恩德,对父皇更加心悦诚服。”李承乾道。

郭孝恪领兵灭了焉耆国,生擒了焉耆王,并打败了西突厥派来救援焉耆国的援军。

已经起到了震慑大唐周边各部落的作用,西突厥经过这一次战役,也不敢再李唐容忍的边缘试探。

既然威慑已经做到,接下自然是要展现大唐的仁德,对大唐不敬的焉耆王进行宽宥,必然能够让更多的夷族归顺大唐。

这就叫做刚柔并济。

当然,还有一点就是,将焉耆王掌控在大唐的手里,等将来说不定还能派上用场。

西突厥要是还不安分的话,大唐还可以将焉耆王放回去,给西突厥制造麻烦。

大唐的军队还可以以保护国王的名义,驻扎在焉耆国境内,将焉耆国彻底纳入大唐的版图。

有焉耆国的人民帮助,对大唐管理周边民族有很大的帮助。

“太子言之有理!无忌,褚卿你们怎么看,朕是宽宥焉耆王,还是杀了焉耆王。”李二请教长孙无忌二人的意见。

您都有主意了,还这么问还有意思吗?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在心里吐槽。

长孙无忌嘴上却说:“臣赞同太子的观点。”

褚遂良道:“臣附议!”

其他大臣这个时候,也回过味来道:“臣附议!”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