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同意,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出击和对方决一死战!”南行台左丞苏绰和中兵参军达奚武两人赞成宇文泰的意见。
“我觉得此事还需慎重,稍微不慎,可就……”世界上本没有理,说的人多了就有了理。
兹事体大,宇文泰一时无法说服大家,只好以不辩应万辩。
“行啦!此事就此作罢,容后再议!”宇文泰宣布散会。
兹事体大,宇文泰不得不慎重,但也不得不抓紧。就像打俄罗斯方块游戏一样,你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投到正确的解决方案,否则很快就会被淘汰。
回去后,宇文泰立刻找来他的同族侄子,时任直事郎中的字文深。
宇文深以足智多谋而著称,宇文泰对他极为倚重,把他与楚汉相争时划邦手下的著名谋士陈平相提并论,曾经称赞他说“君即否家之陈平也”。
不过,此时宇文泰当然不可能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只是问道:“高小欢三路大军来攻,我军该如何应对?
宇文深善于心理分析,看问题的角度与宇文泰略有不同,然而殊途同归,结论却如出一辙:“高小欢向来谨慎多疑,不会轻举妄动;而窦泰则性格急躁,刚猛果决。如果我们在蒲坂与高欢相持的话,窦泰在攻破潼
关后,必定趁势西进直取长安或者北上救援高小欢,到时我军将腹背受敌,形势岌岌可危。不如我们出其不意,悄悄急行军至潼关附近,突袭窦泰。窦泰毫无防备,定会为我军所擒。然后我军主力再挥师北上对付高小欢!”
“窦泰是高小欢的主力军,而潼关有是至关重要,若是窦泰失败,那么高小欢的军心定然动摇,人心浮动,以高小欢的性格,我料他一定会不战而退!”
“嗯!你说的甚合我心意!”如果说先前宇文泰只有三层把握,那么现在的宇文泰已经是胸有成竹。
宇文泰的心立刻达到了沸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