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几个孩子读书,没有像样的桌子也不成啊?”祖母王氏叹气道,“今儿我们还以为没人报名,没想到一下子就来了十个孩子。”
风父捋着胡须,看着焦灼的祖母王氏,“母亲,这事儿倒没什么着急的,一会儿让晨汐陪我去山里,砍根木头,先做几个小板凳凑合就是了,这书院嘛,环境好点儿是学,环境差点儿也是学嘛。再则,孩子来书院,学得是知识,又不是享受好待遇的。”
风铃儿听了赞同地点头,“是啊,祖母,我们书院刚开,环境差,孩子的父母都是能够理解的,只要我们挣了钱,把书院扩大一下,那一切难题不就迎刃而解了么?”
“嗯,那好,你和晨汐一会儿就去山上吧。不然到了晚上,我们这几个妇人也帮不上什么忙了!”
“好。”风父答应了。
这边二姐风韵也带着云氏和于氏来到跟前,说了二人的麻烦,“铃儿,这母亲和二娘,要想教刺绣,也得有针线和布料啊,不然这堂课怎么开下去。我呢,教舞倒没什么,暂时也不需要什么材料。”
“嗯,刺绣的确需要东西,可是书院刚开始呢,我们肯定是没有那么多材料的,所以只能先苦了大娘和母亲,拿自己的衣服先教一段时间。”
风铃儿以为,刚开始,孩子们没有接触这个刺绣,那基本功也还得学个几天,所以既然要学几天。那么刚开始也不需要什么特别的工具。
母亲云氏不想给女儿添烦劳,就将之前孩子拿回来的两匹布拿出来一匹,让孩子们学刺绣。
“嗯,就这么办吧,母亲,你和大娘齐心协力地教,我呢,过几天就替你们想好办法。”风铃儿知道,在书院读书呢,是需要吃中午饭的。
又想着孩子们的学费很低,所以就同相公楚晨汐商量,把家里剩余的一两银子加起来,去买点儿米和面回来。
田地里撒下的蔬菜也长得不错,就先炒着吃。
二姐风韵知道妹妹家里也需要银钱,就同自己的母亲说了这事儿,也就把上回野猪卖得钱拿出来应急。
“二姐,你这是做什么?”
“铃儿,你别推辞,家里不是困难么。既然困难,这二两银子就能派得上用场。况且,如今,二姐现在也有事儿做了,真是开心得很。”二姐风韵为自己妹妹风铃儿捣鼓出来的事儿感到特别地幸福。
——
回到半山坡的家里,风铃儿联想到两家如今的处境,心里又开始沮丧起来。
不想。
这一回上山,相公楚晨汐同自己的爹爹砍木头,不仅做了十几个小板凳,还背回来一个大大的药材木头。
“哎,晨汐,你把这么一个奇怪的木头,背回来做什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