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宫里的公公取了风韵姑娘的血,去和皇帝验亲。血水相融,皇帝喜极而泣。
但他召来刘卿家商量这事儿的时候,刘卿家却持反对的意见。
“陛下,风韵姑娘昔日都是以侯府小姐的身份生活的,后来风侯爷辞官隐居,更是做了一个不知规矩的乡村丫头。如今您若昭告天下,风韵姑娘乃是您的骨肉,只怕会出现更多的流言蜚语。”
风侯爷本来就是一个贤臣,百姓都十分尊敬他。若他养育了多年的女儿成了公主,那百姓只会想,皇帝不知羞耻,竟然玷污自己臣子的夫人。
若这流言一出,文武百官不知做何感想
“那刘卿有什么好办法”
“不如陛下收风韵姑娘为义女,赐她一个公主名号便是。”刘卿以为,风侯爷生前就是自己朝中的劲敌,如果这风韵成为亲生的公主,那势力更不堪想象。
但若是按着贵女赐封的公主,到时临渊国和火国结亲,就可说服陛下将此女嫁入火国。
不在自己眼皮子底下,什么都好说
“好,刘卿这个主意,倒是一石二鸟”皇帝慷慨地接受了这个主意。
之后风韵姑娘被册封为海宁公主,入住长安宫。
百姓听闻,感动不已,料想陛下得知自己犯了大错,便让风侯爷之女为公主,以此弥补。真是让人万分欣慰。
但谁能想到,风家悲剧的根源,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
“出去,出去,我不吃,不吃”
长安宫中,传出杯盆碎瓦的声音。
风韵姑娘赌气,吵着要见母亲云氏。然而,丫鬟婆子们,只是任由她发火,根本不同她多说一句话。
接连几日的禁止,风韵姑娘嗓子哑了,不敢再这么大喊大叫了。
她本就是一个温和的姑娘。
只不过肚子越来越大,她这么一天不吃东西,身体也受不住。
因此她总想出去,甚至还拉着嬷嬷们说好话。
然而万没想到,某天吃了晚饭。肚子剧痛。
腹部出血,孩子死掉了。
太医诊治,说是情绪过于激动,才导致流产。实际上,风韵姑娘知道,不是情绪激动流产,而是那个所谓的皇帝,不想让众人知道,他有一个嫁给罪犯且怀了身孕的公主。
风韵姑娘哀伤地躺在被褥里,几天没有说话。